第2519版:农技推广

种植鲜食蚕豆有讲究

  蚕豆是粮食、蔬菜、饲料和绿肥兼用作物,也是我省重要的冬季豆类作物。近年来,随着蚕豆鲜销市场的拓展,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鲜食蚕豆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种植效益也日渐显现。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准品种,适期播种
  鲜食蚕豆品种要求荚形大,商品性和食味好,首选品种为“慈溪大粒1号”和“日本大白蚕”。播种期一般掌握在日平均气温15-10℃左右开始播种。宁绍地区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12月播种的分枝少、成熟期迟10-15天)。浙西南山区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日平均气温而定,一般播种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较适宜。播种深度根据土壤的墒情而定,适宜深度在3厘米左右。
  二、合理密植,以产定株
  蚕豆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高温,对光照较为敏感,蚕豆花朝强光方向开放,一般朝南方向种植的蚕豆结荚要比朝北方向的结荚多。在栽培过程中若密度过大,易造成相互遮阴,光照不足,结荚率降低;密度不足时虽然个体发育良好,但群体不足也不能获得高产。蚕豆产量由蚕豆分枝数、每枝结荚数和百荚鲜重三要素构成,因此,可通过以产定株的方式来确定密度,一般蚕豆每株有效分枝5个左右,每个分枝结荚2-3个,单株结荚10-15个(约500克),亩产1000公斤水平下,每亩密度宜掌握在2500-3000株,实行单粒播种,亩用种量5-6公斤。
  三、加强管理,保质增产
  1.开好畦沟。蚕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也是对水较为敏感的作物,因此一定要开好田间排灌水沟,做到排灌通畅。灌水技术上做到速灌速排,切忌细水长流,漫灌久淹。
  2.科学用肥。鲜食蚕豆株型大,生长旺盛,比一般品种需肥略多。在肥水管理上要根据品种的生育期特性进行合理施肥。苗期以氮、磷、钾肥为主,促进单株分枝。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适时增施叶面肥,有利于促进蚕豆高产和提高品质。一般亩产在1000公斤的水平上,需施复合肥25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3公斤左右。在操作上,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而定。另外,施用钼、硼肥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以拌种或花期喷施为主,喷施一般在初花期,每亩用硼砂100克或钼酸铵5克兑水40公斤喷施。
  3.整枝摘芯。蚕豆分枝较多,但主茎结荚很少而且易衰老,主要靠分枝结荚。应掌握适时早播,力争冬前单株达到5个左右的健壮分枝。开春后,当蚕豆株高达到30厘米左右时开始整枝,摘除三级以上不结荚的分枝,并在整枝的同时结合压土,提高抗倒性。在初荚期要及时摘芯,一般摘掉顶部1-2个叶节即可。摘芯可增大荚形和提早成熟。整枝摘芯要在晴天进行,以促进伤口愈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