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成就展示

活力温州 特色农业

  温州,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部,气候温和,物种丰富,是东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全市农业耕地总面积247万亩。2006年农业总产值1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43元。近年来,温州市紧紧围绕“特色、生态、高效”的农业发展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主导产业特色日趋明显。全市有16个中国“特产之乡”,形成了蔬菜、水果、茶叶等十大主导产业,瓯海、龙湾丁岙杨梅、瑞安东魁杨梅、苍南四季柚、永嘉早香柚分别获全省十大精品杨梅和十大名牌柑桔称号。
  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温州市已分别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24家、1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09家。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级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名牌产品24个,温州名牌产品55个。
  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加强。全市已制定农业标准规范300多个,建立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93个、面积达90万亩。已认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91个、绿色农产品44个、有机农产品45个。
  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温州市充分挖掘山水和农业资源,积极发展“农家乐”、“品果游”、“赏花游”等,大力发展集观赏休闲、农耕文化为一体的观光园和休闲基地。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种休闲观光农业基地100多处,发展“农家乐”1000多个。
  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全市累计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4203处,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50处,受益农户31.5万户。开展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管理服务职能有效强化。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快,构筑了以温州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农技110为主体的信息服务网络。在全省率先开展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温州市被列为全国试点市,7个县(市、区)被列为全省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农业事故鉴定,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农村集体经济逐步规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