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农业物产丰富,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近年来,常山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按照“立标准,建基地,强品牌”的思路,不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常山县通过制订并实施常山胡柚、无公害猴头菇、无公害秀珍菇、无公害大棚小西瓜、常山银毫茶、常山高温蘑菇等省市县地方标准,加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特色农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全县共建立常山胡柚标准化示范基地5万亩,每年推广三疏二改、无公害生产等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7.5万亩,建立胡柚出口示范基地(备案)10000亩,胡柚优质果率达到86%;先后引进推广十余个珍稀食用菌品种,建立了包括栽培技术、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使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都有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主栽蔬菜瓜果作物新品种应用率在90%以上,毛豆避灾栽培、番茄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蔬菜简易无土基质栽培、嫁接栽培技术、大棚小西瓜长季节栽培技术等实用新技术也已得到大面积推广。
常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大户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特色基地。优势农产品规模得到了壮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达30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已有17.6万亩。胡柚面积达到10.5万亩,产量12万吨,其中连片栽培面积50亩以上基地达331 个;有6000多户菇农栽培食用菌1.2亿瓶袋,鲜菇产量3.2万吨;生猪饲养量达31万头,家禽饲养量达380万羽;蔬菜播种面积达5.55万亩,其中规模化基地面积已达5300余亩。
与此同时,常山县高度重视支持农业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每年都安排资金100多万元,在东北、西北、西南、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举行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信息发布会,大力宣传常山生态农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有效提高了常山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全县现有农产品注册商标34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4个,市级著名商标6个,在省以上农业博览会上先后有50余只农产品分别获得金、银奖和优质农产品称号。“常山胡柚”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区域农产品品牌之一,常山江牌秀珍菇、猴头菇获“浙江名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