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9版:成就展示

长兴:“六化”并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长兴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全面实施县七届党代会提出的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高效农产品主产区”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农业510工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9.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2元. 
  一是区域化布局,农业资源进一步得到合理开发。初步形成了山区、平原、水乡和城郊等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山区乡镇发展毛竹产业近30万亩;低丘缓坡乡镇发展花卉苗木10万余亩;城郊乡镇发展近8000亩优质葡萄园和6000亩优质杨梅林;太湖沿线发展商品蔬菜1.2万亩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产业布局基本成型。
  二是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集中力量推进以商品蔬菜、花卉苗木、名特水果、优质茶叶、高效竹林、特种水产、传统蚕桑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花卉苗木、茶叶、毛竹等万亩以上产业基地有15个;杨梅、葡萄、商品蔬菜、特种水产等千亩以上产业基地30个。
  三是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制定农业地方标准23项;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4.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8.8万亩,有机食品基地4.28万亩;获省级名牌产品5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50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有机绿色食品称号。
  四是组织化运作,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64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15家,共投入资金11.9亿元,2006年底实现销售收入15.7亿元。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9家。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6家。
  五是多元化拓展,农业产业链进一步拉长。近年来,通过深入组织实施休闲观光农业“五点四带三区”发展规划,八都岕十里银杏长廊、顾渚茶文化景区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点已基本建成。
  六是制度化支持,主导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陆续出台了加快商品蔬菜等七大农业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补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