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上述这“五化”,比以往多了一个“信息化”,并且居“工业化”之后排在第二位。这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完全符合我省“三农”工作的实际。农民缺这缺那,最缺的还是信息。嘉兴市农经局等部门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帮助农民兄弟破解信息“瓶颈”,是抓到了支农、便农、惠农的点子上,必将大大推动当地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促使广大农民群众加快创业致富。嘉兴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和学习。
本报讯 (实习生 俞清)从今年11月份起,每到星期二、星期四中午11点30分,嘉兴市南湖区城南街道马家浜村蔬菜种植大户俞明观就捧着饭碗,一边吃饭,一边收听广播。他说:“这档‘农经之声’节目,专家会介绍很多对我们农民有用的信息。有不懂的,还可以马上打电话去问,真是方便。”
据了解,“农经之声”广播节目是嘉兴市农经局和嘉兴广电总台联合于今年11月初开办的一档服务“三农”的节目,通过全市范围内80万个小广播,用专家之口将涉及“三农”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市场信息、科学技术等讲授给农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困难,指导农民创业致富。它通过主持人电话连线农技专家,接听农民来电,现场解答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疑难,给农民带来了方便。作为“农经之声”上线专家之一的嘉兴市食品开发办公室主任俞惠明告诉笔者,“农经之声”栏目还开设了短信平台,农民可以通过短信平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农技话题。“农民需要了解什么方面的信息,我们就讲什么。如今,短信平台热闹起来了,我们的80万个小广播也发挥了大作用。”
嘉兴市还开办了“IVR”农技专家热线平台。由市及各县(市、区)的123名农技专家热情加盟。按嘉兴市农业生产实际,农技服务分为植保、瓜菜食用菌、粮油作物、林果苗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蚕桑养殖、农机等9个大类,每类每个县(市、区)指定一两位专家,为“IVR”农技专家热线平台提供咨询服务。该市统一设定专家热线号码,将各地的原“农技110”专用电话也通过“12582”呼入专家热线平台。农民打专家热线,只要按语音提示,就能找到所需要的专家;如果第一位专家不方便接听,挂机之后便会自动转到下一位专家的手机上,农民的询问不会落空。一般的技术问题,专家直接在电话里解决;有些比较重大的农业生产事故,专家就去实地察看,帮农民解决。据了解,“IVR”农技专家热线平台开通后3个月内,就接到了近200个咨询电话。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