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农科教“联手”,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省农业厅调研组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科技的支撑作用是潜在的,需要把科技创新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山区县要实现跨越发展,科技支撑的作用更应强化。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等问题,缙云充分发挥县、乡镇两级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建设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在原有100个农技110网点基础上,在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高效生态农业基地新建50个农技110信息服务点,搭建了病虫防治、瓜菜、果树栽培等10个农技专家热线平台,还建成畜禽养殖、食用菌、黄花菜、笋竹、中药材等5个种子种苗中心,大力推广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和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模式。全县累计引进各类农产品新品种50个以上,推广10多项农业适用先进技术。
  农科教结合最有效的结合点在企业。2004年,缙云首家超市(金根超市)投资250万元与浙江大学签订25年的“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建立“缙云浙大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组建了缙云浙大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有限公司,以浙江大学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为依托,高起点合作,建成1500余亩集种子种苗研发组培、培育、加工、推广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引进培育了浙大最新的高新技术名特优成果产品,种植了欧亚葡萄、南方早熟梨、南方油桃、大粒樱桃等,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实现名特优新产品推广合作。
  缙云县推行农科教结合方式,将以土地和劳动力种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让位于“高校-企业-农户”三者结合和农、科、贸一体化的基地生产,克服了部门分割、相互脱节的现象,做到了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了科教兴农的综合效益,形成了以教治“愚”、以科致富、以富兴科教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机制。(节录于省农业厅调研组调研报告,调研组成员:朱勇军、骆健民、李剑锋,执笔:李剑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