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龙
从 2008年 1月1日起,我省将实施《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培训业绩申报办法》。《办法》要求受训农民获得培训资格证书,真正掌握一门适用农业专业技术或经营管理技能。同时,使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农民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得到正式劳动合同期1年以上的企业就业工作岗位并享受有效社会保障。
也就是说,农民培训工作要在提高“含金量”上下功夫,迈向更高的台阶,创造更佳的业绩。
要提高培训的含金量,就要创新培训工作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要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安排,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加大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投入;要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群众创业创新的层次和水平。
要提高培训的含金量,就要创新培训工作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既需要应急的、突击的、临时的培训,更需要打基础的、谋长远的、系统性的培训;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安排培训的时间和地点,让农民群众学得上、学得进、学得会、学有所长, 学有所用,以培训促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带动创业创新,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