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梁英) 家门口的砂石泥路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被淤泥堵塞的河道经疏浚后全面改观……桐乡市濮院镇新河村村民看到村里为群众办的实事,喜不自禁。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哪来的财力为村民办这么多实事?村党支部书记陆金华道破其中的秘密:“有两处镇属房产由村里托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解决了村里无钱办实事的烦恼。”
濮院镇拥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但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积累的原因,该镇仍有部分村的村级集体资产薄弱,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缺少启动资金。濮院镇党委、镇政府大胆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通过深入工作,整理镇属部分房产,在产权不变的基础上,以资产代管形式让村进行改造经营。此举不仅盘活了镇级存量资产,也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启动资金。
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后,村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底气也足了。地处濮院镇最北面的星旗村因财力薄弱,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民意见较大。今年1月,镇里将800平方米镇属房产交给村里托管,为村经济账上增加了6万元的年租金。村里用这笔钱作配套资金,为村民改善道路建设,修筑生态河岸,清洁河道……村民的怨气消除了。
据不完全统计,濮院镇目前共盘活资产约700万元,有9个村均不同程度享受到了实惠,预计每年带来实际效益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