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我省将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

  本报讯 (通讯员 沈旭)我省将加快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进一步促进生猪品种改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12月26日,省畜牧兽医局在宁波召开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现场会,就如何加快该项技术推广、促进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作了部署。
  据了解,目前我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县共38个(包括宁波市),其中国家项目县4个,省级项目县34个,享受补贴的母猪60万头,约占全省能繁母猪的52%,补贴资金1170万元。由于良种补贴政策明确规定,只有采用人工授精的母猪才能享受补助政策。因此,要实施好该项目,必须加大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据介绍,在自然交配情况下,一头公猪一年能负担25-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600-800头;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一头公猪可负担300-50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1万头以上。通过人工授精技术,不仅能促进种猪品种品系的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的提高,还能降低公猪饲养成本,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上世纪80年代,我省在瘦肉型猪基地建设中曾将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作为重要内容,促进了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在生猪品种改良中产生了良好作用。但从目前应用情况看,我省生猪人工授精比例仍不高,应用程度不平衡,部分地方还是空白。
  生猪良种补贴不仅关系到生猪生产长期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广大养猪户的切身利益。为落实好国家、省生猪良种补助项目,省里已成立由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利民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浙大、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省农业厅还专门制定并下发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种猪场、种公猪和供精单位确认办法》等文件。
  会议要求,各地务必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切实抓好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推动和规范社会化供精站(点)建设,全面提升我省生猪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