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东 阳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木林地流转

  【成效】东阳市佐村镇地处山区,该镇把吸引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林木林地流转作为发展山区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全镇林地流转开发面积达10596亩,引进工商业主25家,“梦的”、“九峰”等12个农庄的先后创建,使许多山区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了挣钱的机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庄经济”,其中“梦的”农庄长期雇有20多个附近村农民从事基地、苗圃管理工作,人均月收入超过800元。【背景】东阳市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0.2%,森林覆盖率达64.4%。近十年来,该市不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扶持、鼓励和引导工商业主、有识之士参与林木林地流转开发,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3.4亿元(不包括木雕产值22亿元,竹编产值10亿元)。【做法】一是抓住机遇,政策推动。东阳市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政策,努力营造林业发展外部环境,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改革绿化东阳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文件,使东阳林业走上了“规模化开发,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新路子。
  二是创新方式,制度促动。2005年9月,东阳市出台了《东阳市森林资源转让管理办法》,确立了森林资源转让的原则、形式、范围、程序、期限以及转让期满后的林地标准等,规定了林地流转的基本操作程序和基本内容。同时,坚持林木林地流转“以市场为导向、特色为基础、科技为支撑、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做到“五个结合”,即规模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新基地开发与老基地改造相结合,山上建基地与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场相结合,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吸纳社会有识之士投资开发与引导山区农民开发相结合,改变了以往林木林地流转无序的局面,使林木林地流转开发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是培育龙头,典型带动。近几年来,东阳市将“梦的”农庄、横店花木工程公司、森太农林果开发公司和康大实业有限公司等作为林业产业龙头来扶持,将绿色开发区建设作为全市林业示范辐射的样版来培育,林木林地流转呈现开发组织形式以民营为主,林业投资主体以民间为主,林业产业建设以民办为主的新格局。
  四是规范管理,服务助动。为了全面规范林木林地流转行为,东阳市依据森林资源转让管理办法,加强政策落实到位力度,认真做好林木林地流转后的林权证发放工作,有效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建立林地资产评估机构,建立和完善了林地流转运行机制和相应的监管制度,确保流转活动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此外,东阳市还注重发挥政府政策保障和部门服务功能,积极为林业开发企业和林农提供全程优良服务,及时为广大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提供法律援助。 (董 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