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1版)而此时,林木价格不断上涨,两个村为了山上林木的归属,矛盾冲突不断。到1982年,矛盾激化。“当时我们村的4个村民上野坑山砍柴,平溪村的村民认为我们是上山偷树,叫了几十个人来阻止我们。"在柴皮村当了20余年村干部的麻锡观对那起纠纷记忆犹新。那时情况非常混乱,结果在对峙中,柴皮村的一个村民失足掉进了河里,意外身亡。这下子,一边说那个村民是被平溪村的人打死的,另一边说他是自己跌入河里淹死的,在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无果的情况下,双方仇怨越积越深,两个村便彻底断绝了往来。
一些不法分子乘机上山偷砍林木,使得山上的林木不断减少。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纷纷打报告、写申请,要求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此事。期间,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次调解,但由于情况复杂,当事双方当时的对立情绪又严重,调解都没有结果。2002年,野坑山山林纠纷案被列为全省十大热点、难点山林纠纷案例之一。
从发生矛盾的1965年到双方紧紧握手的2007年,平溪村和柴皮村的这起山林纠纷持续了整整42年。有关部门是用什么“金钥匙”,打开了村民们心中的“锈锁”,使两个村的村委会主任实现了“第一次握手”呢?我们下期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