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位于浙江东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拥有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大佛寺及省级风景名胜区穿岩十九峰和沃洲湖。新昌人文底蕴深厚,历来是佛家圣地、道家福地,是著名唐诗之路、佛教之旅的精华所在,是中国山水诗、山水画的发祥地。
新昌的栽茶条件得天独厚,产茶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新昌1500多年前就栽培茶树。17世纪中叶,新昌生产的珠茶被誉为“绿色的珍珠”,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新中国成立后,新昌成为全国十五个重点产茶县和全国三大珠茶出口基地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新昌积极调整茶叶结构,大力开发名茶生产,实施“圆改扁”战略,闯出了一条依靠品牌、做大产业的茶业经济繁荣之路。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第一批茶叶标准化示范县、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浙江省初制茶厂改造先进县和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得天独厚
新昌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境内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四季分明,山地资源丰富。经过几年的发展,茶叶生产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现已拥有茶园11万亩,无性系茶树良种率达到60%;良种茶树繁育基地1500多亩,年可供茶苗1.5亿株;已建成标准化名茶加工厂60家,省示范茶厂2家;获QS认证茶叶企业21家,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17个。尤为可喜的是,新昌茶业产业链也得到了进一步延伸,茶业总产值达到7.3亿元,从业人员18多万人。2007年该县茶叶产量为5510吨,产值4.14亿元,其中名茶产量3840吨,产值4.03亿元,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以上。
品牌响亮
新昌茶叶之所以独领风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县主打的“大佛龙井”品牌。大佛龙井于2001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入龙井茶原产地域,“大佛”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局注册。新昌还通过成立浙东名茶市场管理委员会、大佛龙井品牌管理委员会、大佛龙井专卖店管理办公室、名茶质量监督站等茶叶监督管理机构,制定实施了《“大佛”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实施意见》、《大佛龙井包装管理暂行办法》等,对大佛龙井茶进行了有效的监督管理。
大佛龙井茶品质优异,其主要特点是高香持久,滋味鲜醇,耐冲泡,外形扁平、尖削。这为打造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佛龙井茶先后获浙江省十大名茶、全国农业名牌产品、中国十佳农产品品牌等荣誉,50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金奖,“大佛”证明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新昌茶业还得到了有关国家领导人和许多知名人士的肯定。尉健行、姜春云等先后视察了大佛龙井茶生产基地,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欣然为大佛龙井茶题词,2005年连战先生在老舍茶馆品尝大佛龙井茶后,对其赞不绝口。大佛龙井茶已多次作为礼品馈赠给俄罗斯、瑞典、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元首。2006年大佛龙井成为广州“哥德堡号·百年享宴”的指定用茶。
体系完善
在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创建“大佛龙井”知名品牌的同时,新昌还为名茶销售构建了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
经过多年的培育,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以浙东名茶市场为中心,16个乡镇产地市场为依托,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0多个直销网点为窗口,千家单位、万人参与的名茶销售网络。2006年浙东名茶市场交易量达到6000多吨,交易额达6亿多元,辐射带动了浙南、浙中乃至全省的名茶生产。每年吸引了山东、安徽、江苏等全国各地客商几千人次。目前,占地230亩、总投资5亿元的江南名茶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市场建成后,年茶叶交易量可达上万吨,交易额10亿元左右,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该项目的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
同时,新昌还十分重视茶业配套体系的建设。1994年,该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名茶协会,近年来又组建了30多家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成了30多座名茶冷藏库和200多家茶机生产、茶叶包装、茶叶专用肥等名茶配套服务厂家,为茶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成效显著
为扶持茶叶产业发展,促进茶农增产增收,近年来,新昌县委、县政府多次出台了茶叶产业政策,建立了每年25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从200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根据茶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标准化名茶加工、大佛龙井专卖店、良种茶园发展等进行了重点扶持。自2000年以来,已累计发放茶叶产业政策扶持资金1240万元。县里每年用于茶叶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资金500多万元,累计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
在不断完善茶叶流通机制的前提下,政府还牵头积极做好大佛龙井的宣传促销工作。早在1994年就组织了“中国名茶之乡”的申报,并成功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的命名。自1995年春新昌在北京成功组织举办中国名茶之乡展示会以来,县政府先后组织举办了上百次多层次、多地域、多形式的茶叶展示展销活动,有较大影响的有1996年的“新昌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暨第五届西湖国际茶会”,1999年的“山东济南大佛龙井茶文化活动”,2003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暨大佛龙井之春文艺晚会”,2004年的“北京老舍茶馆——大佛龙井茶文化活动”。这些成功的展示展销活动,大大提高了大佛龙井品牌知名度。
为使大佛龙井更好地促进农民致富,新昌县还将茶叶工作列入了乡镇目标考核,对良种茶园发展、茶叶技术培训等内容进行计分考核,还专门召开茶叶产业大会,营造了再聚合力、再造优势的氛围。以茶为媒的战略还在招商引资中结出了硕果,新昌沃洲茶业与北京老舍茶馆签订了生产合作协议,成为老舍茶馆的首个大佛龙井生产基地;中国第一茶叶企业天福茶业集团在新昌成立了浙江天福茶业有限公司,茶制品加工项目落户新昌高新园区,总投资达1000万美元,为新昌茶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业创新
成绩属于过去,目标鼓舞人心。为更好谋划新昌茶业的未来,新昌十分注重科学的规划工作,制订出台了“十一五”茶业规划,为今后茶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与目标。目前,该县正在规划的指引下,围绕基地、加工、市场、品质等产业化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全面实施“15151”工程,即:建设一个现代化江南名茶城,兴办50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开办100家大佛龙井专卖店,新建5万亩生态高效良种茶园,实施一个茶叶重点技改项目,以提升品牌经营水平,着力提升新昌茶业竞争力,形成大茶业生产格局。计划到2010年,全县的茶园总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茶树无性系良种率达70%以上;茶叶产量达到8000吨,产值6亿元,其中“大佛龙井”产量6000吨,产值5.6亿元;年精制加工绿茶5万吨,茶叶精加工产值达到6亿元。
新昌茶叶,正在新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香飘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