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三农论坛

言论

雪灾中,没有孤岛!

  ——《人民日报》日前发表署名文章说,50年一遇的罕见雪灾一度造成许多受灾地区交通中断、电力中断、供水停止、燃料告急、食物紧缺……许多地方成了“雪中孤岛”,令人焦心。然而,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表明:雪灾中,没有孤岛!不管怎样的困难,都不能磨灭一种信念:我们在灾难中失去的,只是可以重新获得的财富;而我们在抗灾中得到的,将是激励人民继续前进的力量。
一场大雪拷问我们的“防寒机制”。
  ——《大众日报》日前发表文章说,相对于北方,南方更重视防旱防涝,而对于防寒,却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固然有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因为对于南方来说,旱涝更有可能,防旱防涝更为现实。但对于现代应急机制而言,考虑的不是“一万”而是“万一”。如果我们总是抱着侥幸,只看眼前,而想不到“三步之后”,那么天灾就很可能演变成人灾,从而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一场雪灾,充分暴露了我们尤其南方地区在“防寒机制”上的不足。此时,抓紧“防寒机制”建设,并对其他机制进行补充完善,已成当务之急。
穷人富人和谐不是拉郎配。
  ——广东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日前公开表示,开发商建房,不要让不同收入的群体住在不同的地方。这引起网友广泛关注。有人认为,穷人区也好,富人区也罢。社会阶层的融合与流动,减少对立,在于怎么保证在穷人区居住的人只要通过努力也能到富人区居住,这才是减少阶层对立的关键所在。市场调配下,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资源、商业资源转移到富人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政府不能为穷人提供满足需要的公共资源。对于政府来说,畅通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为穷人变成富人、由穷人区搬到富人区提供便利的条件,才是穷人富人和谐相处的关键。
  西丰县,你拿什么“影响世界”?
  “全国最大是事实,世界最大是目标!”“天字号工程!从现在开始让西丰影响世界!”在辽宁省西丰县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墙外,几幅红底黄字的宣传标语格外醒目。此事公开报道后,引起网民的热议。不少人认为,一个贫困县,有勇气追求“世界最大”,自然值得称赞。但是,追求“世界最大”也是需要底气的,如果底气不足,那就是典型的“吹牛皮”。盲目追求“世界最大”,或许暂时能够博得一些“名声”,取得一些政绩。但是,如果这个“世界最大”脱离了本地实际,脱离了当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那又什么实际意义呢?造成的苦果最终还不是老百姓埋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