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春耕在即,甘肃部分农村难见化肥影子

  面积约340平方米的甘肃省靖远县高湾宏大农资站里,如果不是去年积压的一点点化肥装点门面,整个屋子就空荡荡了。农资站经理许训说,今年化肥价格太高了,不敢进货,万一国家调控,化肥价格下降,可就赔了。春节期间,在高湾乡,经营化肥的十几家农资部门和宏大农资站一样,对今年的农资经营处于一种“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观望状态。
  今年1月初,国务院为控制农资价格,决定不调整电力、成品油价格。乡村农资市场价格涨幅有所减缓,如甘肃尿素的出厂价就降低了30元至50元。但是,许训认为,这只能暂时抑制过快的价格上涨,并不能有效降低农资价格,因为目前的农资价格是成本推动下上涨,使很多农资生产厂家、农资经销商和农民目前都陷入了“想生产却又不敢大规模生产”、“想储存却又不敢储存”的两难境地。面对飞速上扬的农资价格,大芦乡农民王芳兰说:“要是农资价格还这么涨下去,我们种粮也就没什么赚头了,这地就种不起了。”据调查,化肥持续的高价位,使农户每亩用肥成本增加了30元至50元。
(摘自《经济参考报》 连振祥/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