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东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要求到2010年水稻栽植机械化率达到10%以上,机插面积2.8万亩以上。我们认为,要如期完成机插推广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政府重视,加强领导。要切实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各镇(乡)街道建立以分管副镇长为组长的相应领导组织,负责水稻机插技术推广的组织领导工作。同时要把水稻机插技术的推广作为各级政府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列入各级政府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消除农民顾虑。水稻机插技术是一项新技术,要得到全面的推广,有效突破机插瓶颈,必须转变广大农民、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的观念,消除思想上的顾虑。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推广氛围。
三、积极探索,加快土地流转。各级政府部门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采取土地互换、转包、入股、反租倒包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需求,尝试建立村级联产承包理事会,负责本村集体土地经营情况的监督管理,对抛荒闲置的土地实行有偿集中,实现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这样既稳定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同时,减少了种田能手、农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承包土地的环节,增强承包土地的稳定性,有利于连片连畈种植,有利于农机作业。
四、农机农艺结合,完善技术规程。东阳市2006年的试点,2007年的示范实践表明,要突破水稻机械化插秧瓶颈,培育高质量的机插秧苗,形成一套简便有效、经济可行的规格化育秧规程是关键。为此,要建立由农技、农机、植保等部门首席专家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各镇乡(街道)也要建立相应的技术工作小组,实行农机农艺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科技局要将机插推广列入科技进步项目,对不同水稻品种、栽植密度、床土种类、施肥方式、除草技术、插秧机性能等进行对比试验,突出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进一步降低育秧成本,简化育秧方式,筛选出一批适合东阳市机插的水稻品种和机型,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技术规程。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农机部门要充分利用市农机化技术学校的资源优势,对镇乡(街道)责任农机员、农技员、种粮大户、插秧机操作员进行培训。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学习掌握机插技术各环节的技术要领,提高操作技能和作业水平,使他们成为突破水稻机插瓶颈的中坚力量。
六、多方协同,财政扶持。财政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工商部门要为注册登记农机作业合作组织开设绿色通道,简化程序。银行金融部门要为购机户提供低息小额贷款,把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土管部门要因地制宜为购机户解决机库、生产用房的用地问题,做到既不浪费土地,又能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要完善机插作业环节补贴制度,做到手续简便、操作简单、方便高效。
七、转变职能,强化考核。要把水稻机插推广工作作为2008年基层农机站和责任农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增加考核分值,制订奖励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机人员的积极性,为突破水稻机插瓶颈作出贡献。 (金庆明 吴良忠 王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