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湖北省将投入1.4亿元,从农村本地青年中选拔1.86万人,接受“全免费”的大专学历教育,到2010年可实现“一村一名不走的大学生村官”。
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其对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也暴露出了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和“不实用”等诸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养机制。现在,许多地方都是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派大学生村官,这样选派下来的大学生村官,很少有扎根农村奉献一生的意识。由于就业的压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冲着当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条件而来的,把当大学生村官作为一块人生的跳板。下来做大学生村官,直接进入工作状态边拿工资边准备考公务员。
而湖北省这样培养“本土化”的大学生村官,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这些从当地农村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对家乡情况熟悉,对如何发展家乡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政府出钱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全免费”教育提升后,回到家乡,他们可以很快地进入角色,大显身手。这样的做法,无疑比从高校直接选派外地大学生下来当村官更有实际意义,值得借鉴。
(摘自《农民日报》 马会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