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桐乡2万钟点工闹春耕

  本报讯 (通讯员 沈怡华) 3月10日,桐乡市洲泉镇青石村的姚新荣接到一个电话:“老姚啊,我家田里需要开沟,你叫几个人过来吧!”“行,半小时后到。”姚新荣马上联系了村里四五个壮劳力到这家做活,按时计酬。时下,农民钟点工成了春耕生产中的生力军,像姚新荣这样的农民俨然成了经纪人。
  近年来,桐乡农村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养殖大户。生产规模扩大后,几十亩土地的种植、成千上万头牲口的照料仅靠自家人力远远不够了。聪明的农业专业户也学着城里人的办法,开始雇用钟点工。一批又一批具有生产技能的农民在种好自家责任田的同时,争相向农业专业户输出劳力。据农业部门调查了解,在春耕秋收生产中,该市有两万多名农民干起了钟点工,每人每年收入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在崇福镇南阳村沈根付的蔬菜基地里,正活跃着70多位“娘子军”,她们大都四五十岁,农活娴熟。沈根付说,从春播到采收,他的基地一年四季都少不了这些农民钟点工,仅记录在册的就有110多人。靠这些钟点工,沈根付的蔬菜基地从原来200多亩扩大到400多亩,种植品种也不断增加。徐祖仙是“娘子军”中的一员,她说自己年龄偏大,进不了工厂,自家田里农活少,养蚕又没到时间,经小姐妹介绍,就到基地当起了钟点工,每天有25元收入。
  不少种养大户都有一本通讯录,上面记着各类钟点服务经纪人的电话号码,什么时候需要,只要打个电话,经纪人便会组织人员前来服务。对于农民钟点工来说,通过经纪人介绍就好比吃了“定心丸”,雇主间有什么矛盾都由经纪人出面协调解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