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包括育秧技术、机插技术、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等。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完整成熟的技术体系,其流程和技术要点如下:
规格化育秧
床土准备:一般每亩需备营养细土80~100公斤。秧盘准备:亩准备秧盘20只。种子准备:选择经省级以上品种审定或认定通过,成熟期适中,秧龄弹性大,抗逆性好的品种,连作晚稻选择生育期较短的优质高产品种。育秧方式:流水线盘式育秧或田间盘式育秧。
大田耕整
旋耕深度10~15厘米,犁耕深度12~15厘米,不重不漏;田块平整无残茬,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表土硬软度适中,泥脚深度小于30厘米;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泥浆深度5~8厘米,水深1~3厘米。
机插水稻
秧苗要求:苗高15~20厘米,均匀整齐,茎部粗壮,青秀无病,无黑根枯叶。叶挺有弹性,盘根结实。起运苗时,秧块不变形、不断裂,秧苗不受损伤。作业天气条件:宜在晴、多云、阴天或小雨天气,风力不超过4级时作业。连作晚稻宜在早、晚作业。机插密度:常规品种株距12~16厘米,每亩插1.8~1.4万丛,每丛2~6株。杂交品种株距22~28厘米,每亩插1~0.8万丛,每丛1~3株。机插深度:在确保秧苗不漂、不倒前提下,应尽量浅栽,机插深度以不大于2厘米为宜。
大田管理
肥料:施肥总量与当地相同品种人工移栽大田的施肥总量相似,一般亩施纯氮10~15公斤。水浆:浅水移栽,水层宜为1~2厘米;分蘖期间歇灌溉,水层以2~3厘米为宜;拔节孕穗期,必须保持10~15天的2~3厘米浅水层;抽穗结实期应干湿交替,不可断水过早,确保青秆黄熟。病虫防治:根据当地病虫情报提出的防治意见,及时做好病虫防治工作。栽后除草:根据不同地区稻田的草相变化,选择相应的除草剂。
机械收获机械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