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春耕备耕特刊

建设三大能力完善社会服务

富阳粮食生产焕发青春

  粮油产业是富阳市的传统优势农业产业,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因受粮食购销政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共同影响,富阳粮食生产历经几起几落。2004年以来,富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各级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按照“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思路,着重抓好政策扶持、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三大能力建设,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粮食生产下滑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并呈现恢复性增长。2007年,该市粮食种植面积36.07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5.15万吨。
政策先行,保护和调动种粮积极性
  2004-2008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为宣传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和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富阳市着重抓好“三个到位”: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全市一方面通过报纸、有线电视、宣传栏等媒体进行面上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富阳市农业局等部门编印了《粮食扶持政策宣传手册》、《帮助种粮农户算算经济帐》等资料,组织人员直接送到种粮大户手中,做到面与点相结合,保障各项政策宣传到位。
  二是补贴奖金落实到位。一是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富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整合“三农”政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落实了中低产田改造、三项补贴等9项配套政策。二是落实补贴资金。2007年,富阳市共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87.26万元,农机具补贴资金281.96万元。
  三是抛荒督查到位。每年由市政府下达年度粮食生产意见,明确各乡镇、街道各项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等目标任务,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责任人。同时,加强抛荒督查,努力减少耕地全年性抛荒面积。
强化基础,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2007年,富阳市在逐年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财政配套政策,在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三大工程建设:
  ——土地开发工程。对经省农业综合开发办批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按中央、省、市本级1∶1∶1资金专项安排。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对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资金,按杭州市级1∶1配套,并且每年安排不少于8300万元用于水利建设。2007年,富阳市共实施建设了11个杭州市级中低产田改造示范项目,总投资880.33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面积7508.5亩;开展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个,面积1.8万亩;农田水利建设项目493个。
  ——沃土工程。2007年,富阳市共实施沃土工程1.13万亩,并且为合理利用非农建设征用地的耕作层,市政府还出台了非农建设耕地耕作层利用的实施意见,开创了全省由政府出台规章有序开展非农建设耕地耕作层利用的先河。
依靠科技,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富阳市进一步挖掘粮食单产潜力,深入开展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一是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富阳市2006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至去年年底,全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超过60万亩,涵盖了全市主要农作物。
  二是加强农艺与农机结合,注重多技术配套。2007年,富阳市共实施单季晚稻“双百”工程13万亩、稻鸭共育700亩、免耕直播1万余亩,结合这些项目的建设,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同时,水稻机插、油菜机收等环节的农机具推广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推进了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年共实施水稻机插579亩,油菜机收450亩。
  三是创新推广方式,积极组织开展油菜、冬绿肥等高产示范方建设。2007年,富阳市按不同的种植模式、不同的种植习惯、不同的种植品种,继续选择8个乡镇重点抓好10个市级示范方的建设,并要求每个乡镇(街道)各自建立1-2个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在示范方建设过程中,重点示范水稻优质良种、杂交稻机械插秧技术、水稻直播轻型栽培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薄露灌溉技术、病虫草无害化治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7项水稻高产示范配套技术。
注重引导,培育粮食生产服务体系
  富阳市农业局把培育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推动粮食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一是鼓励农户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产品占领市场的能力。2007年,该市新组建市级粮油合作社1个,粮油专业协会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
  二是鼓励和扶持种粮大户,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截止2007年底,该市已有种粮大户309户,承包和流转耕地面积2.31万亩左右。
  三是推进统防统治工作,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去年5月,富阳市组建了全省首个植保和土肥专业合作社,并在全市建立了11个统防统治示范方,示范面积达到8950亩。
五措并举,新年生产早安排多保障
  首先是做好春播作物的种植安排,将种植任务(春粮2.95万亩,其中早稻2000亩)下达至各个乡镇、街道。
  其次是做好春耕物资供应准备。目前,全市农资市场如农药、化肥、柴油、农机等供应充足。市种子公司已储备杂交种子7万公斤,常规种子6万公斤左右,基本能满足供应;市农资部门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千方百计增加储备,农药化肥等农资基本能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第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农害农行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第四是组织农技人员全面开展“恢复生产、科技服务”活动。富阳市农业局以“三联三百三规范活动”(联乡镇、联基地、联大户;走百村、访百户、献百计;项目建设规范化、行为规范化、执法规范化)为载体,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送科技下乡活动,将优良品种及种养技术上门入户,努力提高春耕备耕的科技含量。早稻品种主推杭959,种植技术主要推广集成高产技术,重点是免耕直播(1万亩)和机插秧技术(3000亩)。
  第五是开展粮油高产示范与竞赛活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按不同的种植模式、不同的种植习惯、不同的种植品种,今年继续在8个乡镇重点抓好10个市级示范方建设,并要求每个乡镇(街道)各自建立1-2个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