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订单农业合同有了规范文本

  本报讯 (实习生 俞清 通讯员 叶建华)日前,我省出台了全国首部《订单农业合同文本指引》,收录了具有代表性的159种订单农业示范合同文本,全方位地指导农民签好订单合同。农民朋友要签一份安全、规范的订单合同,就不再是件难事了。
  过去,我省农民在签订订单农业合同时,往往忽略了双方责任、产品质量及风险承担的保证,由此造成的纠纷不少。天台县天绿茶业专业合作社的杨慧珍一面翻看着《订单农业合同文本指引》,一面与社里其他人商量今年的订单合同该怎么拟。她说,以往合作社在拟定合同时考虑得最多的是价格和数量,对其他东西都不太关注,等到发生了纠纷才知道合同规范的重要性。去年清明前后突然来了个‘倒春寒’,把茶芽都冻坏了,合作社让茶农把这批茶采了下来,结果太阳一晒全发红了,专家说这批茶叶质量不合格、不能收。因为跟茶农签订过合同,就发生了纠纷。经工商部门调查协调,由合作社免费为茶农重新加工茶叶后再低价购入,还没采摘的几批青茶在茶农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合作社提高收购价格。这才妥善解决了纠纷。
  据了解,《订单农业合同文本指引》分为粮油、水产品、蚕丝绸、果品、竹木、家禽(畜)、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特色农产品、综合农产品等类,基本囊括了我省各类农产品,且每类都选取了典型的例子,使用起来很方便。如我省现在已陆续开始签订早稻订单合同,书中就收录了《嵊州市早籼收购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早籼品种和缴售数量,并在签订合同时给出了最低价格,对早籼质量也在水分、杂质、粗糙率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明确规定了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写明了如有违约情况产生,责任该由谁承担,违约金该怎么付等;如果发生争议,该采取什么方式解决。《订单农业合同文本指引》都经过严格的审查,只要农户和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参照合同文本,双方利益基本上都能得到保障,企业和农户可放心使用。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提醒,农户在签订订单合同的时候,要注意各种农产品的质量指标,尤其是绿色农产品质量相对要求较高;合作社与农户要在签订合同时就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商量好可能发生的纠纷的解决方法。
  目前,各地工商部门已陆续将《订单农业合同文本指引》送到农户、涉农企业和订单农业指导站代表手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