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巍巍,鉴水悠悠。改革开放以来,绍兴林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先后荣获“浙江省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众多耕耘者的辛勤劳动。绍兴市林业局绿化造林处(林业产业处)处长徐江峰便是其中一员。他自1984年大学毕业走上林业工作岗位以来,一直奋斗在林业第一线,用青春谱写了一曲绿色的赞歌。
汤浦水库是绍兴市区和(上)虞绍(兴)平原地区的饮用水水源,解决
了170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
问题。为了强化汤浦水库库
区内山林的水土保持、水
源涵养、水质净化等功
能,2002年,市林业局
决定在库区实施国债
造林工程,徐江峰担
此重任。
然而,要实施
汤浦水库国债造林
工程,却非易事。当
初,为了建水库,周
边19个村庄实行了
整体搬迁,留下了大片
旧宅基地和抛荒地,现
场地形复杂,造林难度。
徐江峰迎难而上。为了搞
好造林规划设计,他带领技术
人员顶着炎炎烈日,冒着被毒蛇侵袭的危险,踏遍库区3000多亩荒地的每一个角落,对立地条件、水位高度等进行科学踏勘。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徐江峰就带头营造了3000多亩生态林,经省林勘院检查验收,工程合格率达100%。专家评价说:“这次在宅基地上造林成功,不仅对水库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省造林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004年,杭甬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启动,徐江峰带领一干人马走上工地,组织实施绍兴市区段绿化工程。为了抢季节,赶进度,他与同志们一起,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当年3月,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他因过度劳累,得了带状疱疹,疼得直钻心。但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他一边打针吃药,一边忍着剧痛,坚守在工地。就这样,历时两个多月,他们终于保质保量完成了这条长4公里、两侧宽各30米的绿色景观带建设任务。该工程曾获得绍兴市“越兰杯”优质绿化工程奖。
近几年来,徐江峰按照局领导提出的工作思路,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这一目标,在全市全面实施以加强林业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推进林业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林业服务体系为保障的“兴林富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了11个省级兴林富民示范镇、39个省级示范村和44个市级示范村,这些镇、村已成为绍兴山区兴林富民建设新农村的样板。
20多年默默奉献,徐江峰的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在他参加的科技项目中,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有9项,其中,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林业厅科技兴林奖3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他本人先后获得“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个人5年成就奖”、“全省绿化先进工作者”、“绍兴市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绍兴市林业先进工作者”、“绍兴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绍兴市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