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农机

我省全力“围捕”农机安全杀手

  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省共发生农机事故252起,死亡75人,受伤250人,直接经济损失50.6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我省农机事故呈反弹态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做到抓农机安全生产的思想不减退、力度不减弱、投入不减少。
  分析一季度我省农机事故情况,驾驶人员违法行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本季度由于机手超速超载、违法载人、人货混装等违法行为肇事死亡64人,占死亡总数的85.3%。其中,2起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都是违法载人所致。此外,今年年初的强降雪冰冻灾害性天气,也是造成我省一季度农机事故明显增多的原因之一。
  孙景淼指出,目前我省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还存在监管水平与发展速度不协调、履行职责与赋予权力不一致、安全投入与科学监管要求不配套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农机安全形势还不容乐观,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还相当严峻。各地要从抓好农业关键环节、重点农机具和重要农时季节的安全生产入手,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水平,确保农机行业持续安全健康发展。重点是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狠抓安全责任制落实。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重视和相关部门支持,把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乡镇安全生产达标和农机化工作目标的考核内容,并认真抓好责任制落实。
  ——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要根据省农业厅下发的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安排,加强部门协调,确保治理年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大力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各地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创建经验,加大创建力度和投入,不断创新形式,努力形成一户带四邻、四邻带一村、一村带一乡、全县一起上的推进机制,确保年内完成十个示范县、百个示范镇、千个示范村和万个示范户的创建任务。
  ——狠抓农机安全法规政策落实。各地要积极探索,贯彻实施好《浙江省拖拉机报废更新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等法规政策。同时,加强对农机事故处理人员的培训,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
  ——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严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检验、考试和发证关,坚决做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机车不予办证上牌,不按规定检验合格的机车不予办证上牌,未经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予核发驾驶证,杜绝违规异地发牌发证;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人档案、年度检验、安全检查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机构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公开、公平、公正执法。
  ——着力构建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要总结“公安驻农机联络室”经验,进一步推广警农合作新机制。已建立联络室、警务站的地方,要巩固提升并切实发挥好作用;尚未建立的地方要积极筹划,加快建设,争取年内全省70%以上的市(县)建立这一机制。联络室、警务站要在规范化上做文章,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拓宽合作内涵、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推动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建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