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揭秘奥运圣火护卫队

  ●堪比田径十项全能选手
  ●有的队员每天跑50公里
  ●懂英法德日语简单使用
  奥运圣火在伦敦、巴黎传递一度遭遇干扰。亿万观众都从屏幕上看到圣火护卫队员们身手敏捷、排除干扰的飒爽英姿。
  据介绍,圣火护卫队于2007年8月成立,分境外(一组30人)和境内(一组40多人)两班人马。护卫任务主要是看护火种灯和护跑。国际奥委会要求,火炬接力期间圣火要持续燃烧,一旦熄灭,必须用圣火火种重新引燃,如果连火种灯里面的火种也熄灭了,必须重新采集火种。为保证火种灯不会因为特殊情况而突然熄灭,圣火护卫队员每天分班24小时值守。跟随火炬手护跑则更为辛苦,有的队员每天要跑40至50公里。
  权威人士介绍,打造一支“全能型部队”的过程并不简单。护卫队员都是从全国范围严格挑选出来的男子,个个身材高大、英俊威武,身体素质丝毫不亚于专业运动员。护卫队的培训十分全面。首先是技术培训。火炬接力活动主要是手手传递。每天的第一支火炬由存放于火种灯中的火种点燃,一个地区传递完成后,要由火种灯保存火种,熄灭火炬。队员必须熟练使用引火棒,快速、安全地从火炬或火种盆中将圣火引入火种灯。
  其次是体能培训,队员们每天至少跑10公里山路,以能应对高强度的体能消耗。
  礼仪和语言培训也是护卫们的“必修课”,因各国和地区的风俗、信仰不同,结合火炬传递当地风土人情,队员们要学习礼仪知识,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的简单使用,特别是“前进、后退、快、慢”等执行护卫任务时使用的单词。驾驶汽车和摩托车的技能也是护卫队员需要具备的。
  圣火护卫队堪比田径比赛中的十项全能运动员。
(摘自《羊城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