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农民购置农机呼吁破“两难”

补贴资金早下达 贷款门槛降低点

  本报讯 (记者 金茹)记者日前在建德、永嘉、温岭等地采访时了解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受农民欢迎,但不少农民在当年度补贴政策下达前就购买了农机,使本应由农机企业(或经销商)垫付的中央补贴资金基本要由购机者先支付,地方补贴资金则要到年底才能兑现,加上农信社贷款利息高,农民筹资购机压力大,对春耕带来影响。
  建德市大同镇丰畈村农民朱国云种了35亩水稻,今年他想买一台洋马牌插秧机,加上配置的秧盘,总价为12.83万元。朱国云10天前已填好购机表格,报到镇里。他告诉记者,在这12.83万元的购机款中,只有30%计3.84万元的中央财政补贴是在购机时直接扣除的,而省财政补贴的30%、县财政补贴的20%却要由他先垫付。今年发展大棚西瓜,朱国云已投入3万多元,买农机又要拿出9万元,他哪去筹钱呢?购机缺钱,朱国云准备向信用社贷款6万元,当地贷款的月息是1.06%,一年下来要7632元的利息。朱国云算了笔账,按每亩水稻赚300元算,他今年就有25亩多地是白种的。
  永嘉县西岙乡泥坑村今年有4户农民在3月份各买了一台大田用小型拖拉机。购买者之一的董李营告诉记者,每台拖拉机的价格是3640元,村民们都已把钱付清了。他听说政府有30%的购机补贴,但到现在也没拿到。
  大同镇郎家村农民郎益明告诉记者,向信用社贷款不仅利息高而且难,还要有担保人。去年他曾向信用社贷了两万元,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董李营反映,去年村信用社规定每个农户可贷两万元,今年只能贷一万元了。
  对于购机补贴兑现慢的问题,温岭市农机站人员干永熙说,这几年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工作量大、要求高,各地都是严格按省里规定的要求操作的。由于政策出得迟,一些农民先买了机具,只有按规定补齐手续才能领取中央补贴款。现在中央的补贴资金已经下了,农民在购机时就可以直接抵扣。但地方的补贴还是要先由农民垫付,等省农业厅、财政厅批复到市里,再由市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发文后,农民才可以凭身份证到乡镇政府或信用社领取,一般要到年底才能兑现。
  也有的反映,农机部门作为政策的实施部门,这件事工作量很大,比如申请购机农户的公示、机具喷标志、建机具档案等,光复印资料就需一大笔开支,工作累点倒没啥,缺专项工作经费倒是个难题。农机部门一是希望省里补贴资金早点拨下来;二是希望政府能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