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金茹 见习记者 陆颖)中国绿茶产业现状怎样?乌龙茶今后该怎样发展?南方人难得喝的黑茶是一种什么茶?中国茶在国外的销售情况如何?……5月12、13日,“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和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近500名代表出席了论坛。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致开幕词。
在论坛上,农业主管部门、茶叶科研单位、相关学术团体的专家们就中国茶叶的生产加工、消费出口和质量安全状况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志泉从起源、产区分布、品牌建设、综合利用、安全评价等十个方面,对我国的绿茶产业作了全面阐述。他认为,随着茶叶有效成分的开发与应用,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养殖等行业的绿茶需求将进一步增长。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姜绍丰、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汤克仁分别就乌龙茶和黑茶向大家作了具体介绍,并对这两种发展前景广阔的茶类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茶叶农残研究,他从通过污染物来源确定关键控制点、清洁化生产、无公害茶叶生产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四方面,介绍了我国茶产业在安全问题上的措施。
国外专家则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我国的茶产业,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还从全球角度对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作了精彩的讨论。来自法国的专家对中国茶叶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了极富针对性的建议;摩洛哥专家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绿茶在当地的销售情况。通过讨论,使大家对我国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论坛期间,我国14个茶叶主产省设立展示厅,向各方来宾展现了中国名优茶叶的风采。(有关论坛的详细内容,本报将在近期的“三农论坛”介绍,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