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是嘉兴秀洲区油车港镇主要农业产业之一,目前,全镇年产肉鸡210万羽,产值3780万元以上,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针对畜牧业用地紧张、养殖污染等问题,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了“移动大棚生态养鸡”试验,并取得成功。目前,该镇共有“大棚生态养鸡”农户137家,年出栏肉鸡150多万羽。
所谓“移动大棚生态养鸡”模式,即利用当地传统的雪菜生产优势,在雪菜地里搭建简易大棚养鸡。简易大棚是可以移动的,一般养殖3-4年后就移到其他田块,空出来的田块可继续种植雪菜,类似于“鸡-雪菜”轮作方式。
一般每亩地搭建3-4个大棚,每个大棚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每平方米可以饲养8-10只鸡,一个大棚可以养殖1000-1200只,年可出栏3-4批肉鸡,每个大棚年出栏肉鸡4000羽左右,1亩地年最多可出栏肉鸡1.6万羽。同时,鸡粪是周边农户种植雪菜良好的有机肥,1个大棚每年产生的鸡粪可供8亩田使用,每亩雪菜可增产20%,而且达到无公害的要求,价格提高10%。每个大棚的鸡粪每年扣除木屑、稻草等垫料成本,还可得净收入200元。
据介绍,移动大棚生态养鸡模式,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好处:一是节省土地。一般养鸡场,特别是年出栏几万羽的养鸡场,需要有几亩到十几亩的土地,而采用大棚养鸡,大大减少了土地占用,提高了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二是运行成本低、产出大。养鸡大棚多用毛竹、稻草、塑料薄膜搭建,成本较低,1个120平方米的大棚只需成本5000元左右,是砖混结构的四分之一,而且不破坏土地耕作层。同时,1亩地年最多可出栏肉鸡1.6万羽,实现产值32万元,利润4万元。
三是有利于鸡病防治和疫情控制。大棚养鸡采用全进全出方式,可以集中注射疫苗、消毒鸡舍,既节时,又省力。再者,即使发生疫病,也可在较短时间和较小范围内把疫情控制住,有效杜绝疫情传染、蔓延,而且养鸡大棚一般3-4年后即换田块重新搭建,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鸡病发生率。
四是有利于提高鸡的品质。采用这种模式饲养肉鸡,冬季,吸收光照后,大棚温度比一般鸡舍高,具有保暖作用;夏季,可以把大棚两边打开进行通风降温,环境十分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和提高鸡的品质。
五是种养轮作,增加土地肥力,减少环境污染。养鸡大棚多用毛竹搭建,一般三年后毛竹腐烂老化,需换田块重新搭建,原来的田块继续种植雪菜,可借用鸡粪的肥力,基本不施肥料,既降低了种植雪菜的成本,又有利于提高雪菜的质量,同时,田里残留的鸡粪被充分地利用,减少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