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有望丰收发出三大信号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日前在河南南阳举行的“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上说,目前小麦长势喜人,夏粮丰收在望,如果近期不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我国夏粮单产将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将实现第五年增产。
有关专家认为,这个令人鼓舞的信息充分说明,我国夏粮生产已走出了连续两年或三年以上增产、下个年份就肯定减产的“波动怪圈”,跃上一个稳产增产的新台阶。事实证明,我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支农惠农政策,正充分发挥着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巨大作用。
粮食安全问题要有远虑
——据《广州日报》报道,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博士尹昌斌日前在接受中国财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更遑论“粮食危机”。
尹博士依据国际上“粮食安全”的评价标准,说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015亿吨,粮食(含大豆)自给率超过95%;人均占有粮食也达到400公斤;2006年期末库存消费比约为35%,2007年期末估计约为40%-45%。
文章认为,中国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13亿人口,因此,粮食安全问题一定要远虑。国家要下决心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能让粮食价格与国际价格悬殊太大;严格限制粮食的工业化使用;对耕地实行最为严厉的管理政策。
返乡插秧就是重拾破碎的山河!
——油菜要收,秧子要插……遭受如此罕见的灾难,家园夷为废墟,亲人成了亡灵,心口尚在滴血,余震还在突袭,惊魂依然未定,却急切地要赶回去收油菜,插秧子,从上万返家的北川灾民身上,我们分明看到了废墟上的希望。
虽然这抢收和补种,弥补不了多少损失。然而,地震显然不能摧毁他们朴素却执着的信念:只要有土地,就不能荒芜,只有耕耘,才有收获。而这正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所在。
改善民生谨防跌入养懒人陷阱
——近日,有专家撰文说,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积极探索市场规则与国家福利的平衡点,实现公平、正义,确保人人共享改革开放福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但在改善民生过程中,一些部门和同志超越了初级阶段的国情、省情,不顾财力可能,盲目“上马”、“扩面”、“提标”、“加速”,存在着“左倾”、“冒进”、“跃进”的苗头。一个超过历史阶段的高福利供给,势必会形成虚假的公平,产生效率的挤出效应,造成养懒人的高福利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