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陈卫梁)在浙一医院的爱心病房里,来自四川灾区的伤员何平看着从自己右小腿上取下的矫形器石膏模型,兴奋地对身旁的医护人员说:“我很快就能站起来行走了!”近日,浙江康复医疗队的队员们特意赶到浙一医院和省人民医院,为四川大地震灾区的伤残人员送去了康复服务。这标志着中国残联国家康复医疗队浙江分队暨省残联“助残惠残送康复”活动在杭州启动。
省残疾人辅助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强说,现在来杭治疗的大部分伤员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他们需要尽快接受康复治疗。我省残联按照中国残联抗震救灾的部署,成立了中国残联国家康复医疗队浙江分队,并在我省残联系统选定了第一批33名队员,开展“助残惠残送康复”活动。浙江分队队员将分头赴我省各地收治灾区伤员的医院,对伤残人员进行康复调查摸底等各项前期康复准备工作,建立四川地震伤员康复需求联系卡,并为伤员免费提供各类康复器材。
为熊猫赶制活动板房
本报讯 (见习记者 程益新)6月5日下午,杭州泰欣实业有限公司装有150套、3000平方米活动板房彩钢板的8辆大卡车,满载浙江人民的厚爱,启程直抵四川大地震灾区——大熊猫保护地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人工大熊猫繁殖基地,位于汶川5.12大地震震中区域。在地震中,32套大熊猫圈舍有14套全部损毁,18套严重受损。
为尽快帮助恢复基础设施,省林业厅专门成立工作小组,想方设法落实援建经费,在1个星期内落实下达管理用房、科研用房、大熊猫笼舍等的援建任务,由杭州泰欣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生产。泰欣公司加班加点,仅短短25天就顺利完成任务,4天后即可运抵灾区。据介绍,与保护区目前使用的帐篷相比,活动房不但隔热、防寒效果好,而且能抗10级以上大风。
替灾区开发净水器械
本报讯 (通讯员 王佳 余彩龙)5月下旬,上虞市兰海环保公司生产的首批50套应急净水器火速运往四川灾区后,20名突击队员夜以继日安装,为汶川、青川、汉源、理县灾区解决了10万多灾民的饮水困难。
这种仅5公斤重、可随手携带的新型无动力便携式家用净水器,只要安放在一个固定位置,无需动力设施,浑浊的水进入设备处理后就会流出清泉作生活饮用水。它是针对灾区安置点分散且没有通电的特殊情况,由这家公司会同专家突击研制的。目前,公司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1万台新型无动力便携式家用净水器,争取尽早运往四川,让灾区每家每户用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