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俞骆波
暴雨连暴雨,预警信号不断拉响,应急准备命令步步升级。
今年入梅以来我省已连续遭遇五次强降水,雨水笼罩全省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达到332毫米,是自1999年以来,浙江省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降水,全省气象部门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战斗中。
打好新安江水库保卫战
“新安江水库告急!”“水位已经超过105米,离最高限制水位只有1米了!”6月20日凌晨,新安江水库调度会商室内依然灯火通明,专家组在紧张地商讨水库防汛方案。新安江水库位于钱塘江流域,是浙江最大的水库,也是保卫浙江百姓的金腰带。连日的强降水,使水库水位一涨再涨,达到10年来最高水位,水库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库区周围的百姓,也影响着整个钱塘江流域的安全。泄洪还是不泄,急需准确的天气预报作为依据。
6月13日以来,省气象局多次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最新的天气趋势预测,省长吕祖善两次紧急批示,强调我省已多年未发生流域性洪水了,要严密监视雨情汛情,保障水库安全。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出新安江水库高水位警报,启动了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淳安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雨中,一辆装备齐全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车驶入新安江库区,6月18日,气象部门迅速组织由局领导带队的专家组赴新安江水库现场参与研究新安江水库调度方案。“现在千岛湖流域上游的情况怎么样?请密切关注千岛湖流域的降水量!”水库现场的省气象台预报员陆玮通过应急指挥车上的视频系统,与各级气象台的预报员进行会商。根据周密的分析,气象部门提出预报意见“千岛湖流域19-22日多云到阴部分有时有阵雨或雷雨,22日到26日又有一次降水过程。”预报意见为水库调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身挑气象保障服务千斤担
“你们身上的担子很重,今年汛期形势严峻,一定要加强监测预报。”6月10日,副省长茅临生到省气象局听取小流域致灾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时,对气象服务提出了要求。
面对接踵而至的强降水,连日来,全省气象部门不敢有丝毫放松,做好防汛工作的周密部署,24小时严密监测天气变化,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会商,不间断开展短时临近3小时预报,每天滚动制作未来10天天气预报,实时提供最新预报预警信息、灾情信息。自6月8日入梅以来,省气象局已经连续7次拉响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除了及时预报和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外,省气象局还专门对暴雨进行气象等级评估,为政府部署防御以及救灾提供依据。
省气候中心也加强对全省降水监测,加强遥感图像接收处理,制作气候监测公报、农业保险气象服务专题《入梅以来暴雨对农业保险险种的影响》和农气灾害监测预警报告《部分地区出现暴雨,不利作物生长》、特色农作物气象服务专题报告《抓住晴好天气,及时采收杨梅》等。周密细致的气象服务为部署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让气象信息为全社会所用
“要切实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危害性宣传。”气象部门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全省防灾减灾会议上的这一指示精神,在梅汛期的暴雨过程中,全省气象部门通过各种途径、采用种种手段,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最新的汛情、雨情快报和应对措施。
紧急异常气象信息预警发布平台向省政府办公厅、应急办、防汛指挥部、国土厅等20余个部门发布雨情监测信息及临近预警预报信息。截至6月20日,省气象局共向社会公众和政府决策部门发布气象预警短信5000万条,详细指出每一阶段暴雨落区情况,具体细致的预警和防御指南积极地引导了当地群众开展灾害自我预防行动。
在田间地头,气象协理员也都快速行动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在各自服务范围内对气象预警信息进行了广泛传播,组织村民巡查山塘水库,对低洼地实施排涝。
气象专家走进首家全国动态气象直播室中,对每次的强降水情况作详尽的介绍。
省气象局还积极与教育部门加强联系,配合教育部门在学校集中开展一次预防各类气象和地质灾害的安全教育,确保广大学生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