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时许,湖南省邵东县机械化屠宰场。在由一片石棉瓦和若干土砖拼成的急宰间内,51岁的匡兴旺卷起了袖子,正挥汗如雨地操刀杀猪。匡并不是屠宰场的工人,而是个体屠户。“生猪在破烂的待宰间的寄存费,一头竟要付20元!”匡愤愤不平地向记者反映,多年以来,该屠宰场乱收费,且不开具任何正规的税务发票,有严重偷税漏税的嫌疑。
屠户的无奈
匡兴旺曾是一名乡村教师,后与妻子做贩猪生意。一家的生活来源,全靠猪肉买卖。为此,老匡与妻子每天凌晨披星戴月赶赴屠宰场收购生猪,亲手宰杀后再贩卖给当地的小超市,一直要忙到上午。
老匡介绍,由于屠宰场用机器宰杀生猪不达标,他们只好亲自动手或每头以5元的价格请人代杀,而屠宰场却照样收取相关费用。一头猪从进场到上摊,屠宰场要收取将近90元,而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一头最高收费(包括增值税和地税)不得超过57元。“一头猪多收不算什么,但一年几万头的话,这数字就大了!”老匡说。另外,多年以来,为税务部门代征增值税和地税的屠宰场,却从不给他们开具任何正规的税收发票。而与他情况相同的,还有邵东县将近300名屠户。他们认为屠宰场在为国税、地税部门代征税费后,并未全额上缴,而是瞒报了宰杀生猪的数量,以截留多收的钱和税费。“别人以为是我们故意卖高价肉,现在我们真是没有办法!”老匡说,长沙有关部门已经取消了部分屠宰费用,所以猪肉价格控制在每500克13元,而他们由于被多收了费用,只好将此转嫁给消费者,肉价卖到了每500克14元。
一笔糊涂账
邵东屠户尹女士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湖南省物价局等部门关于规范全省生猪定点屠宰税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工商管理费(包括市场和屠宰稽查管理)按每头8元收取,而邵东县机械化屠宰场收取了12元。
“每天按最低250头猪计算,一天就多收1000多元。”尹女士无奈地说,一年就此项多收的费用就高达三四十万元。
尹女士介绍,根据规定,屠宰厂(场)加工服务费按每头8元收取。凡代客户屠宰生猪的,另按每头6元收取代宰费。生猪寄存收费,按每头每天2元收取。而县机械化屠宰场以前收取的寄存费是每头每天17元,后来提高到20元。仅此一项,每年多收的费用就高达150多万元。
另外,屠宰场还收取了每头生猪8元烫毛费、5元剥皮费、6元待宰费,而这些宰杀的事情几乎全部是屠户自己做的,屠宰场却收取了全部费用。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获悉,根据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定点屠宰中除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及个人所得税外,其他所有收费,按固定金额每头猪全省不超过21元收取(其中列为全国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开展“瘦肉精”检测的城市不超过23元)。
“一头猪多收30多元,七八年下来就高达千万。”知情人称,以宰杀250头猪的数量计算,一年宰杀90000头,只按照4年的时间和每头多收22元计算,就多收了七八百万元。
“只多收了8元钱,一直以来都这样。”邵东县食品总公司的主管部门县商务局局长唐振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屠宰场确实存在乱收费,但每头猪只多收8元钱,而这样收费一直沿袭以往的老规矩。当记者追问,到底多收的8元是何种费用时,唐局长也一时未能说明。
多收与偷税
匡兴旺在今年5月份的12天中,宰杀生猪61头,向屠宰场交了1586元的增值税,但对方只开了1352元的税票。
关于屠商举报屠宰场偷税漏税的问题,县商务局局长唐振表示,该屠宰场一年宰杀的猪不过5万头,屠宰场为国税局和地税局代征相关税费,然后再上缴。
然而,记者从邵阳市商务局相关材料上获悉,早在2005年,邵东县年定点屠宰生猪8万头,日均宰杀220头。这与县商务局给出的年屠宰生猪5万头相差甚远。
另外,记者从该县地税局获悉,屠宰场每月缴2万元“定额地税”。
一名屠商介绍,如果仅按照该县年屠宰生猪7万头、而非5万头计算,2007年,该屠宰场就少缴了2万头生猪的增值税和地税、工商管理费,总共有580000元,而近10年中就偷税漏税数百万元。
在记者即将离去时,邵东县商务局局长唐振表示,他们已经开会研究,准备取消那多收的8元,相关费用退还屠户,对屠宰场进行整顿。
另外,县国税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对此事已经派人调查,一旦情况属实,将严肃处理。
非典型性样本
“邵东屠宰场只不过是一个代表而已,全国许多县级屠宰场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曾经在全国跑贩卖生猪生意的李老板如是说。
记者通过上网查阅,发现广东、四川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群众反映定点屠宰场乱收费、偷逃税费的情况。
社会学家、长沙理工大学成松柳教授表示,一些地方,特别是县、乡,国有企业垄断屠宰市场,在缺乏行业竞争的情况下,服务差、并且容易滋生腐败。有的以少报猪只数量、减少税费等优惠条件吸引肉贩进场屠宰,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
成松柳教授呼吁,要打破国有企业垄断屠宰市场的格局,制订市场准入的法律,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从而达到屠宰场间的公平竞争。
(摘自《法制周报》 文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