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俞清)我省将在年底前全面完成病险山塘的排查工作,落实排险整治责任人员,并以直接威胁村庄人员安全的屋顶病险山塘除险加固为重点,争取在 5年内完成4000座屋顶病险山塘的除险加固,基本消除隐患。这是笔者在7日召开的全省实施“强塘固房”工程(强塘部分)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的。副省长茅临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目前,我省小(二)型以上水库中尚有病险水库982座,水库安全不容乐观;千里标准海塘修建后,基本解决了海水倒灌问题,但塘闸不配套、病险水闸多等问题依然严重;200平方公里左右的小流域有2000多条,山丘小流域防御短历时暴雨引发的山洪及泥石流等灾害的能力偏低;4000多座病险山塘也存在很大隐患。自今年5月底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造成局部山区小流域山洪爆发、中小河流出现较大洪水,部分城镇和低洼地段受淹,防汛任务十分艰巨。
茅临生指出,我省要在强塘上下大力气。当前各地要按照力争3年内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类坝水库和重点小型二类坝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目标,5年内完成982座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并加快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建立水库维修养护资金投资机制,做到建管并重;要以直接威胁村庄人员安全的屋顶病险山塘除险加固为重点,力争在5年内完成4000座屋顶病险山塘的除险加固;还要实施海塘配套加固工程,在今后5年内加固平均沉降量大于30厘米及存在较严重变形的海塘321公里,恢复原有设防标准;要重点加固保护面积万亩以上或人口万人以上的干堤309公里,除部分干堤外,其余干堤基本达到20年一遇标准;加固保护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小流域堤防773公里,重点提高小流域两岸乡镇、村庄人口密集区和成片农田的防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