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利是北京大学电子系应届本科毕业生。去年年底,他就和成都的一家外企签了约,然后一直把心思放在毕业设计上。可是今年5月底,他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3名应届毕业生一起,策划了一场“集体毁约”:4个人一起辞去了在北京、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的高薪工作,相约来到在汶川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的东风汽轮机厂工作。“我们几个人都是绵竹高中的学生”文利说,“我选择去灾区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冲动”。当人大的那名同学在QQ群上提出这个建议时,得到了其他几人的一致赞同。“这是经过许多天深思熟虑之后才作出的选择。选择意味着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灾区,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好我们的工作”。当这几名同学的签约单位听说他们是要回绵竹建设受灾的家乡时,都没有为难这些“毁约”的学生,痛快地放了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清华大学奔赴四川、重庆、陕西和甘肃等受灾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就有200多人。在同样的区域,天津大学有172名毕业生。南开大学奔赴地震灾区工作的毕业生有98人。西安交通大学到地震灾区工作的毕业生有100多名,其中,去四川重灾区东方汽轮机厂工作的就有近20人,还有一些毕业生去了陕西省汉中市的中心医院和人民医院,其他则分散于四川和陕西的各个受灾地区。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