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厅农作局毛国娟﹚
单季晚稻移栽大田
我省的单季晚稻移栽田大都在5月中旬至5月底播种,6月初至6月25日前移栽,移栽秧龄短的12~15天,长的25~30天。当前,单季晚稻移栽大田总体处于分蘖阶段。这一阶段大田管理目标是:促进稻苗早发,个体生长健壮,群体平缓扩展,根系发达深扎,够苗后控制群体旺发,降低无效分蘖。
一般移栽后5~7天施分蘖肥,每亩大田施尿素5~7.5公斤,底肥中钾肥少施或不施的每亩配施氯化钾5~7.5公斤。有效分蘖期间水分管理采取采用“灌薄水或满沟水—自然落干—丰产沟露底或有浅水” 循环薄露灌溉的方法,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土壤通气促进根系生长和早发多发分蘖。
当大田苗数达到预期目标穗数的85~90%时,如计划每亩有效穗16万,茎蘖数达到13.5~14.5万时,进行排水搁田。排水前开好四周围沟和中间直沟,或开“工”型沟,沟宽、沟深各30厘米。实行“排水—丰产沟露底—田面细裂缝”的方法,一直到幼穗分化初期,一般不灌水。但是当遇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土壤严重缺水或田间开裂严重时,应灌跑马水,湿润土壤。
根据稻苗不同生长情况采取相应肥水管理措施。各类田块都要开好丰产沟,移栽前开过排水沟的,要加深丰产沟。播种较迟、秧龄较长、6月20日以后移栽的,重点是要保持田间湿润通气;少数还未施用分蘖肥的抓紧追施肥料。6月中旬移栽的大田,陆续进入够苗期,重点做好搁田。早播早栽也即6月上旬移栽的田块,生长基础好,群体茎蘖数已达高峰时期,一般都已进行搁田,如高温干旱天气田间严重开裂,可灌跑马水湿润土壤。前期施肥量较少施肥较早的田块,近期可追施肥料,每亩施尿素5~7公斤,促进壮秆。
单 季 直 播 稻 田
我省浙北地区单季粳稻以直播栽培方式为主,一般正常播种时期为5月20日至6月5日。但今年受6月上中旬梅汛期中多次强降雨影响,直播单季晚稻的播种期普遍推迟,相当部分田块推迟到6月中旬播种,一部分甚至在6月20日后播种。加上梅汛期持续阴雨、气温偏低、光照不足,迟播田块稻苗生长缓慢,叶龄偏低。因此,必须加强以早施苗肥、安全除草和水分管理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做到早管争早发,为高产打好基础。
对于播种较迟、目前叶龄约6.1~7.1叶的田块,重点是做好水分管理和补除杂草。可采用建立薄水层与露田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分蘖;高温天气建立薄水,以水降温,并有抑制杂草的作用。
尚未施分蘖肥的,抓紧施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前期未用钾肥的,每亩还应补施氯化钾7公斤。如前期失治或杂草危害仍较严重的田块,可酌情挑除补除,一般以稗草或千金子发生为主的直播田,可分别选用二氯喹啉酸或千金等除草剂兑水喷雾除草。在除草剂使用时,应排干田水,用药后第二天上水,并保持水层3天以上,以确保除草效果。
6月5日前播种的田块,目前稻苗叶龄约为7.1~9.1叶。重点做好开丰产沟、搁田和施长粗肥。当杂交粳稻苗数达到 14~16万时(每平方市尺25~30株苗),常规稻苗数达到 21~23万时(每平方市尺40株苗左右)时,及时排水多次轻搁。搁田后到孕穗前,应采用间隙灌溉,做到两次水不碰头,保持田脚软硬适中不陷脚。
长粗肥的施用掌握“够苗搁田后,无效分蘖停止生长,根系生长旺盛时”的原则,一般在7月中旬每亩施尿素6~8公斤。凡基肥足、发棵好、搁田复水后叶色能回升转黑的,每亩施尿素5~6公斤。
连 作 晚 稻
连作晚稻处于秧田育苗时期,一般于7月15至7月底8月初移栽。提高移栽质量和栽后及早管理促早发是夺取连作晚稻高产的重要环节。
连作晚稻秧田期要重视培育壮秧。2.5~3.1叶期每亩施尿素4~5公斤,促进分蘖;秧龄较长或中间出现脱肥的,可在4.1~5.1叶施少量肥料用于“吊边”与“捉黄塘”,促进秧苗平衡生长。拔秧移栽前2~3天每亩施5~6公斤尿素作起身肥,使秧苗带肥移栽后迅速发根返青。水分管理2.1叶后一般以浅水层为主,但如遇连阴雨天气,应排水适当控苗,防止秧苗徒长。
尽早移栽,种足基本苗是夺取连作晚稻高产的基础。秧苗移栽秧龄越小,生长活力越强;随着秧龄增长,秧苗苗体增大,生长空间拥挤,秧苗素质下降。因此,早稻成熟收获后应尽快翻耕大田,及早将秧苗移栽到生长条件优良的大田。
大田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
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
7.5~10公斤、过磷酸钙
25公斤左右,在二次
翻耕前施入土中。
连作晚稻
移栽秧龄较
长,大田有
效分蘖期
较短,因
此必须种足基础苗数。一般杂交晚稻移栽密度为9寸×4寸或7寸×6寸,亩栽1.45~1.65万丛,每亩落田苗数要求达到6~8万。常规粳糯稻每亩插2.0~3.0万丛,每丛3~4本,每亩落田苗10~12万。同时尽量做到浅插匀插,秧苗随拔随插。
移栽后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早发。连作晚稻移栽时气温较高,水分管理必须满足稻苗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要求。移栽时灌薄水层,以利浅插。插后3~5天灌3~5厘米水层,补充秧苗蒸腾失水,降低叶面温度,减轻败苗现象,促使秧苗早日返青恢复生机。秧苗扎根返青后实行间歇灌溉,浅灌与露田相结合,有利土壤通气增氧,促进根系生长和早发分蘖。
插秧后5天前后及早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施肥前要保持浅水层,傍晚撒施可防灼伤秧苗。大田前期管理还要做好病虫草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