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莫道夕阳晚 余辉别样红

——记余杭区瓶窑镇畜牧兽医合作服务站站长倪章根

  “我已经61岁了,他们都说我‘赖’在这个岗位上不走,其实我是不放心,我们瓶窑片面积比较大,有14个行政大村和4个社区,分布又散,站里的年轻防疫人员很容易因为不熟悉情况或经验不足而耽误防治,我得再带带他们。”这位凡事亲力亲为的老人,就是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畜牧兽医合作服务站站长倪章根。
  瓶窑镇是个猪、牛、羊、兔、鸡、鸭、鹅六畜兴旺的养殖大镇,仅年出栏200头以上的生猪大户就有167户,年出栏家禽2000羽以上的大户有235户。
  倪章根说,当了一辈子兽医,脏臭累不说,很多时候还身不由己,哪怕是半夜三更,养殖户一叫,就得心急火燎地出诊。“一头猪一只鸡对我们来说没什么,但对农民来说就是大事,马虎不得。”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该镇西安寺村圣塘自然村一养殖户遇到母猪难产,半夜12点多冒雨上门求助。他二话不说,穿上雨衣,背上药箱就随养殖户出了门。那天下着大雨,山路泥泞,套鞋都灌进了泥水,才三四里路,两人却走了1个多小时。经现场诊断,原来是母猪营养过剩,胎盘大宫门小,导致难产。他脱下雨衣,挽起衣袖,用手给母猪助产,一只、二只、三只……母猪一共产下13只小猪崽,他也持续助产了1个多小时。那天回到家里,天已经朦朦亮了。
  像这样不论什么时间,不管什么天气,养殖户一叫,背起包就走的事情,倪章根到底遇到过多少次,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有时有些农民急匆匆地打电话来,说是有鸡要出售,要求打疫苗,待倪章根急急忙忙赶到现场一看,其实就两三只鸡;有的村山高路远,比如辖区内有个叫长岭村的,地处海拔700多米高的山上,车子开不进去,倪章根每次只能骑摩托车花40分钟赶到村里为养殖户做好防疫,有一次因为工作量大,干完时已是晚上11点半了。
  倪章根工作40多年来,瓶窑镇畜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猪羊牛等牲畜年养殖规模在5万头以上,鸡鸭年养殖规模在300万羽以上,还有兔、鸽、鹌鹑、七彩鸡等特色畜禽近10万只,却从未发生过产地防检免疫不到位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瓶窑镇的畜牧兽医服务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市场服务功能也日趋完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