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助残扶贫重造血创业就业多自立

  本报讯 (通讯员 姚德延)最近,庆元县四山乡楼下村肢残妇女周英手持缝纫技术等级证书,启程赴台州市印花定型厂上班。至此,四山乡残疾人劳务输出已达49人。据乡残联统计,该乡目前已有64名残疾人实现了创业就业,占残疾人总数的95.52%,其中30多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四山乡系省级贫困乡,全乡8个村有67位残疾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存在很大困难。如何让他们富起来?四山乡变以往单一送钱、送粮、送衣服的输血式扶贫为送技术、送岗位相结合的造血式扶贫,一方面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一方面帮助他们上岗就业。近年来,该乡把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结合起来、统一实施,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残助残活动,大力帮助残疾人因地制宜从事养残、加工和服务业。九际村肢残农民沈绍金,租赁松源镇大坑农民下山脱贫后的闲置山场创办牛庄,因缺资金而陷入困境。乡残联为他争取到5000元贴息贷款,并邀请技术专家为他释疑解难。现在,该牛庄经营耕牛20余头,春夏时节以每头每月500元出租给附近农户耕田,加上他种植8.5亩水稻,今年收入估算可达3万元左右。据统计,3年来,四山乡残联共帮助残疾人解决贷款6万元,争取贴息1.5万元,使20多名残疾人通过创业拥有了一片新天地。
  四山乡与县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劳务输出合作关系,并按照兼顾公平的原则,对残疾人就业推出了“不拣不挑三天上岗”的限时承诺服务,并保证随时都有10个以上的空岗资源。九际村视残农民沈春生经乡残联推介,到竹木加工企业上班,去年初他被提拔为技术部主任,每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