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浙江农业吉尼斯

浙江农业吉尼斯纪录挑战赛风起云涌

当家葡萄巨峰藤稔难再风光

  特约记者 晓 渝
8月1日,浙江农业吉尼斯在金华市再摆擂台,邀请全省果农挑战去年纪录:可溶性固形物葡萄24.9%、梨15.3%。全省47支参赛队参加角逐,挑战均未成功。有专家在赛后表示,纪录之所以未能刷新,雨水多是主因,但欧亚种葡萄和翠冠梨取得优异成绩,为浙江葡萄、梨产业发展揭示了新的方向。
雨水冲淡了今年的水果
  挑战赛在公证处的全程监督下举行。由现场三位专家在参赛水果中,葡萄随机抽取2串取20粒,梨3个,现场榨汁后,用数字测定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金华代表队发挥主场优势,葡萄纪录创造者金华市金科植保园艺有限公司再现实力,守擂成功;兰溪市冠康果蔬专业合作社夺得梨冠军,但两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是21.7%、13.5%,均未刷新去年的纪录。分析其中的原因,大赛评委、浙江大学园艺系教授陈力耕表示,可溶性固性物是可溶性糖、酸和维生素含量的总和,是衡量品质的重要指标。今年梅雨季节雨水比较多,光合作用减弱,挑战赛前又有台风“凤凰”光顾,这些成分被雨水稀释掉了,所以今年水果一般都没有去年甜。
夏黑等欧亚种异军突起巨峰、藤稔等欧美种全线溃败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长达1个多小时的挑战赛,引起了当地农民、市民和水果经销商的浓厚兴趣,人群把赛场围得水泄不通,好奇的农民甚至冲到台上观看。
  而专家们则对挑战后的获奖品种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从葡萄来看,夏黑不但夺得冠军,还在6个奖项中占得半壁江山,红地球、醉金香、金手指则各得1个席位,而曾经名声大震的巨峰、藤稔却丝毫不见踪影。
  陈力耕告诉记者,这个比赛结果体现出了科技的力量。获奖品种清一色是欧亚种,对栽培设施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品质也比较好,每公斤售价一般在20元以上。而巨峰、藤稔等欧美种葡萄虽然种植技术比较简单,属粗放型管理,但品质差,商品性低,每公斤售价不过6-8元。而且,在耐贮运性上两者也有明显差异。欧美杂交种在贮运过程中容易脱粒,欧亚种葡萄果粒与果柄结合牢固,耐拉、耐压力较强,不易脱粒,耐贮运。因此,陈力耕认为欧亚种将是我省今后鲜食葡萄发展的主要方向。
  上世纪80年代初,巨峰葡萄因产量高一统天下,到了90年代初,以个头大而闻名的藤稔葡萄异军突起、风靡市场。据悉,目前我省葡萄栽培面积为18.1万亩,当家品种仍为巨峰、藤稔等欧美杂交种,欧亚种葡萄仅占全省葡萄总面积的20%左右。因此,有专家认为,目前,许多产业与其把结构调整的目光盯在与粮争地上,不如更多地关注产业内部,加快品种结构的调整,这样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提升产业层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