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庆元县屏都镇八三村养猪大户吴建明雇来一辆小四轮,把103头生猪从村里迁移到了8公里外的屏都洋背生态养殖场。该村村民说,现在可以自由地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了。
祖祖辈辈在房前屋后养猪的庆元农民,如今正在翻开当地养猪史的崭新一页:人住新楼房,猪栏上山头。目前,该县已有近2万头生猪迁移上山,占了全年饲养量的四分之一。
庆元县生猪养殖业较发达,但近几年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问题逐渐暴露:家家养猪,人居环境难改善;人猪不分家,养殖规模难以扩大;发达地区养猪业向庆元转移,猪粪尿治理任务越来越重。出路在哪里?庆元县通过调研,找到了办法:人猪分家,迁猪上山,引导农民上山办生态猪场。为此,该县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不仅帮助做好养猪园区规划,当好“租地红娘”,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引导养猪户改变传统养殖模式。
该县百山祖乡乔陌村养殖户吴传土说,以前猪养在家里,白天见猪粪,夜里听猪嚎,又臭又烦;现在猪上了山,他家拆掉旧房和猪棚,造起了3层新楼房,房前屋后养花种树,白天见绿,夜里闻香,过起了跟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他这个村原来是母猪小猪满地跑,猪尿污水到处流,一年到头臭气飘。现在,村里的6个养猪大户先后把猪栏搬上了山,20多头母猪住在“山庄”,200多头小猪在山上长大,村里变干净了,最近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申报市级生态村。
生猪迁上山,村子干净了,猪场也变了样。在该县松源镇西门村箬笠弯,万欣养猪场业主周兆华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现代化的养殖场,为保护生态,该场配套建设了沼汽池、三级沉淀池等污水处理系统。在松源镇街尾村3公里外的小山上,养猪大户吴顺传栏中养生猪,栏外种果树,猪粪尿经沼汽池发酵后作果树肥,现在年出栏生猪500多头,猪场周边昔日30亩荒山如今俨然成了花果山。
(姚德延 吴廷莲 姚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