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怎样种植黄 秋 葵

  黄秋葵喜温暖、耐热、不耐霜冻。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12℃以下发芽缓熳。植株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10℃以下几乎不能生长,遇到霜冻即死亡。种植黄秋葵应选择开阔、向阳的地块,以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最佳。
  整地做畦。播种前整地,深耕深翻,打细土团,做成深沟高畦,视土壤肥力情况将畦宽定为70~100厘米(如土壤肥力较差,宜窄畦密植;如土壤肥沃,宜宽畦稀种),沟宽30厘米、深15~18厘米。
  挖穴施基肥。每畦挖穴2行,畦宽70厘米的定株行距50厘米×40厘米,每亩种2600窝;畦宽100厘米的定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每亩种1700窝。每穴施干农家肥200~300克、氮磷钾复合肥30克,并与穴内土壤拌均匀(肥料不能集中在播种穴内,以防烧苗)。
  播种。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每穴呈三角形播种3粒,种子间相距5厘米,深度2厘来,播完后浇透水。播种后5~7天出苗,当小苗长至10厘米高时开始间苗,每穴保苗2株。
  田间管理。黄秋葵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需肥、需水量大,特别在开花期间,如果缺水、缺肥,会导致结果不良,降低产量。定苗后追肥1次,每穴盘状施氮、磷、钾复混肥2克,如明显缺肥,以后每隔10~15天施追肥1次,施肥量因植株大小而定,每穴5~10克。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
  打侧枝。如水肥较足,黄秋葵植株下部的腋芽容易长成侧枝,侧枝不仅结果不良,且易造成植株枝叶过多,影响主茎的正常结果。因此,一旦出现侧枝后,要及时将侧枝切除,幼嫩侧枝可以炒食。
  病虫害防治。黄秋葵抗病性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苗期和生长初期要注意防止小地老虎啃食幼苗,可用米乐尔0.15公斤/亩施于畦面。大田期主要防治蚜虫,可用“厉克蚜螨”3000倍液喷雾防治。进入开花期后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农药,盛果期主要有小菜蛾危害叶片,需用高效低毒的蔬菜专用农药防治。
  采收。采收要及时,过早则产量低,过迟则影响品质。一般花谢后5~9天、蒴果长至12~20厘米、果壳尚未纤维化时即可采收。
(志 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