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浙双758
油菜“浙双758”由浙江省农科院育成,其分枝节位低,分枝数多,含油量较高,适应性广,是一个高产、稳产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移栽油菜宜9月20-25日播种,秧龄30-35天。直播油菜10月中旬播种,宜早不宜迟。
2、合理密植:移栽油菜浙中、浙北宜亩栽8000株左右,浙南7000株左右,直播油菜1.2-1.6万株/亩,早播稀、晚播密。
3、科学施肥:浙双758属多枝多角中等粒重类型品种。宜重施基、苗肥,适施薹、花肥、促进荚、粒发育,籽粒饱满,勿忘施硼肥,尤其山区缺硼地区,作基肥每亩用量0.5-0.75公斤,作喷施苗、苔肥各一次,每次亩喷硼肥100-200克。
4、防治病虫害:加强苗期蚜虫和菜青虫防治,花荚期注意菌核病防治。
5.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开沟排水和草害防治。
大麦——“花30”
大麦“花30”由嘉兴市农科院与上海市农科院共同育成,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矮杆多穗,分蘖性强,较耐肥抗倒,熟期中熟偏早,较耐黄花叶病,后期老相清秀。一般株高80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45-50万,每穗25粒左右,千粒重40-42克,亩产300-350公斤。
栽培要点:
1、11月5-15日播种,亩播13-15公斤,早播、田脚好可适减,迟播、田脚瘦可适增。播前药剂拌种、闷种,播后及时开沟碎土复盖,遇干旱灌水泼浇。
2、每亩施底肥有机肥15担,碳铵40公斤,磷肥30公斤。一叶一心时施尿素12.5公斤,开春后(二月下旬至3初)看苗施尿素7.5-10公斤。
3、2-3叶期左右,亩用50%高渗异丙隆125克加水喷雾,播前草多,用草甘磷除草后隔3天播种。
4、开好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后期注意防治粘虫,八成熟时抢晴收割。
蚕豆——双绿5号
“双绿5号”蚕豆是由勿忘农集团科研中心1998年从国内外蚕豆品种杂交后代中,经过5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植株长势旺盛,分枝力强,株高90~100厘米;花紫色,始荚节位第10~12节,2~3粒荚为主;粒型特大,鲜豆百粒重400~450克;种皮绿色,种脐绿色不转黑,外观美丽,豆仁酥糯,整粒肉厚,口感鲜美,货架期长,商品价值高,作速冻鲜豆的商品性符合出口日本等国贸易质量标准。每亩产鲜豆荚约800公斤,高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
栽培要点:
浙东地区宜于10月20日前后播种,浙南可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根据土壤肥力,每亩种植2500~3000株;该品种长势旺,分枝多,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株高25~35厘米时,选晴天摘除主茎,每株留5~7个健壮分枝;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应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增施花荚肥;花期和鼓粒期,喷施叶面肥;适时摘鲜。
马铃薯——克新4号
马铃薯“克新4号”由黑龙江马铃薯研究所选育而成,其株型开展,分枝少,株高60厘米左右,茎绿色,生长势中等,叶浅绿色,茸毛中等多;复叶大小中等,叶缘平展,侧小叶4对,排列疏密中等,花序总梗大小中等、整齐,芽眼数目中等、浅,结薯集中;半光生幼芽基部圆形、紫色,顶部尖形、淡紫色,茸毛多:块茎休眠期短,极耐贮藏。早熟,生育日数70天左右;蒸食品质优;加工品质:干物质 21.4%,淀粉 12~13.3%,还原糖0.04%,粗蛋白质2.23%,维生素?C14.8mg/100g;植株感晚疫病,块茎对晚疫病有较高的抗性,感环腐病,对Y病毒过敏,轻感卷叶病毒,耐束顶病;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
绿肥——紫云英宁波种
该品种属晚熟类型品种,冬性较强。在沪杭甬温一带,苗期生长较缓,气温回暖生长迅速;在浙南苗期生长较快。主茎长度105厘米左右,茎粗0.5厘米,分枝5~6个,最多可达8个以上;单株花序6~8个。固氮能力强,鲜草含氮量0.36%,干草含氮量0.31%。适宜在PH5.2~7.2土壤种植。清明前后陆续开花,4月中下旬盛花,叶色浓绿,紫红花色艳丽。作绿肥生育期约198天,全生育期约245天。种子黄绿色,千粒重约3.5g。一般亩产鲜草3吨左右,高产区亩产可达5吨。
栽培要点:
亩播种量2.5~3公斤。播种前应先做好开沟排水,以利深扎根出壮苗。冬前宜每亩撒施过磷酸钙10公斤,初花期喷施钼肥,可增强固氮能力,提高产量,宜每亩用液体钼肥5克兑水30公斤喷施。若遇烂冬或早春多雨,长势不旺,要尽早清沟排水,薄施氮肥(尿素5公斤/亩),促进早发快长,做到“以小肥换大肥”。
用作青饲料,宜在初花期采收上部嫩茎;用作肥料,宜在盛花期收割、沤制、翻耕;用作景观绿化,可在终花后期耕埋清除。留种田初花后要注意防治蚜虫、潜叶蝇。
瓠瓜——浙蒲2号
“浙蒲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瓠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分枝性强,叶绿色,以侧蔓结果为主,侧蔓第1节即可发生雌花。瓜呈长棒形,上下端粗细均匀,商品瓜长约40厘米,横径约5厘米,瓜皮色绿,皮面密生白色短茸毛。瓜条横切面近圆形,瓜肉乳白色,单瓜重约0.4公斤,肉质致密,含水分低,质嫩味微甜。植株抗病毒病和白粉病能力较强。该品种具有早熟,耐低温、耐弱光照能力特强的特点,特别适宜于保护地早熟栽培,也可露地栽培或高山栽培。
栽培要点:
1、“浙蒲2号”耐低温弱光性能强,故作冬春季早熟设施栽培更能显示出其优良特性,播种期可根据市场需求、当地气候条件和保温条件确定,长江流域适播期为11月初~12月底。为培育壮苗、齐苗,宜采用温床营养钵育苗。
2、为确保安全越冬,简易大棚内宜采用爬地栽培,6米宽大棚整成2畦,畦高20厘米,单行种植,株距30厘米,亩栽约650株。提高型单栋棚和连栋棚可采用立架栽培,畦宽连沟1.5米,株距40厘米,亩栽约1800~2000株。
3、“浙蒲2号”丰产性好,需肥量大,定植前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开花结果期视植株长势适当追肥。
4、幼苗具4片真叶时喷一次150ppm乙烯利,一周后再喷一次,以促进早开雌花。及时吊蔓、引蔓、整枝,去除第7节以下所有的侧枝,上部侧枝留1叶摘心。无雄花时可采用早瓜灵等药液辅助座果,后期雄花开放当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及时采收和疏去畸形幼瓜,以利生长发育。注意防治白粉病和蚜虫。
大麦——秀麦Ⅱ
“秀麦亚”由嘉兴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和海宁市种子公司造育而成,为二棱春性皮大麦。株型紧凑,叶片细卷,呈半螺旋状卷曲,叶色深绿,叶舌、叶耳淡黄,易脱粒。矮秆抗倒,根系发达。根据2004-2005年度省大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平均亩产300公斤,全生育期171天,中抗赤霉病;黄花叶病株发病率 37.8%、矮化率26.4%、空秕率43.7%,表现为感黄花叶病。
栽培要点:
一般在11月上旬播种,保证基本苗20万左右,施足基肥,重施麦枪肥,促进分蘖成穗,并适施穗肥促平衡。
茄子——引茄1号
“引茄1号”由浙江省农科院育成,为紫红长茄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旺,座果率高。采收期长,商品率高,再生能力强。果长35厘米左右,果粗2.2~2.4厘米,单果重60~70克。果皮紫红色,果面光滑,商品性好,皮薄,肉质糯,口感佳。抗病性强,耐高温、耐涝。产量高,亩产3800公斤左右。适宜各种栽培模式。
茄子——杭茄一号
“杭茄一号”由杭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该品种早熟,果实生长快,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株高70厘米,开展度84X70厘米,第一花着生于第10节上,果长35-38厘米,横径2.2厘米,果紫红色透亮,皮薄,肉色白,糯而嫩。适宜保护地栽培,亩产3000-3500公斤。也是理想的秋栽品种。
栽培要点:
每亩栽种3000-3500株,施足基肥。
(本版品种由省农业厅推介,适宜浙江地域范围和条件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