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展会“情人”张小凤

  见习记者 俞 清
  蟹肥菊黄,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省农博会时节。那些在前几届展会期间买了湖笔的市民,又惦念起了张小凤。今年她还会来吗?
  张小凤何许人,竟牵动展会那么多人,无论是组织者、参观者还是她的客户?其实张小凤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大明星,而是湖州市做湖笔较出色的一位。她之所以招人惦记,是因为每到各种展会,她都会代表湖州参加,至今已近10年。
  前些天,记者专程去湖州采访张小凤,问起她今年是否会去参加省农博会,她坚定地说,当然要去。在湖州,不少人知道张小凤的名头,她做的湖笔做工精细,在业内数一数二。这与她15岁学艺、7年时间拜了4位师傅练就的本领,加上她对做笔的执著是分不开的。无论大笔小笔、狼毫羊毫,她都能手到功成。久而久之,她的顾客们也练就了“火眼金睛”,毛笔是否张小凤亲手做的,一看二握就能分辨出来。她说:“有时候想偷个懒,叫工人们做精细些,可只要交到客人手上就露马脚。手艺这东西就是这样,差不得半点。”
  10年前,湖州第一次参加上海举办的农展会,市农业局邀请张小凤参加。她第一次把湖笔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参加了农展会,令她没想到的是湖笔在展会上卖了个“满堂彩”,原本准备5天的货第一天就卖光了。之后几天,天天补货,日均销售额在1.5万元左右,还结识了一批上海客户。当然,也有不少展销会,她不仅分文未赚,还贴进去不少差旅费。不论有赚没赚,也不论省内省外,只要是政府部门要她参加,她都欣然前往。
  省农博会已举办九届,届届不缺张小凤,她的湖笔成了湖州的特色参展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展会的荣誉和奖励从没有光顾过她,“前几年我心里确实不是滋味,因为毕竟每次农博会都要花费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评上先进,我多少有点失落。但后来,我发现了比评上先进更有意义的事情。”张小凤说,展会“捧红”了一批又一批企业、一个又一个农产品,“我就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消费者带去货真价实的湖笔,让湖笔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张小凤把各种展会作为展示湖笔文化的平台。凡是省、市农业部门组织的展示展销活动,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一年七八个展销会她都会参加。后来,她干脆把工具带到了农展会现场,当着顾客的面做起了湖笔,一边做还一边向人介绍做工和要领。这成了农展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近10年来,张小凤先后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50多次,吸引全国各地40多位客户长期来湖州采购湖笔。
  湖笔已成了不少展会的看点之一,张小凤却有了更深的忧虑。作为“湖笔之乡”的湖州,过去几乎“人人为笔工,家家产湖笔”;而眼下,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今年42岁的张小凤算是做湖笔的小字辈了。张小凤告诉记者,她真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让湖笔文化在湖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她在还能做湖笔的年头,将继续参加各种展会。她特别强调,这不仅仅是为了卖几支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