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的高效生态农业要从莲都“三色”说起。这就是以发展区域优势农产品为主的产业集聚特色;以培育新兴主体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的健康绿色;以生态保护、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生态环境秀色。丽水莲都区领导认为,莲都的资源优势,决定着农业必须走高效生态发展之路,也决定着“三色”促“三农”的必然性。或许这正是莲都农业发展密码。
追寻莲都区农业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生态高效始终贯穿其中。从2001年开始,该区就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中心目标,启动实施了“绿色行动计划”;2004年起,全区又开展了创建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区)行动;2007年,启动实施了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工程,通过培育新兴农业主体,推动了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逐渐形成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民人均收入已连续21年居丽水市首位。200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4.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4元,连续21年排在全市前列。
产业集聚特色鲜明
市场竞争法则告诉我们,特色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敲门砖。如何立足资源优势,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潜力产业,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莲都区决策者们所时常思考和谈论的话题。经过调研梳理,发展特色农业便成了最佳答案。于是,有关职能部门迅速制定了蔬菜、水果、畜禽、食用菌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茶叶、瓯柑、笋竹林三大潜力产业培育计划,莲都区委、区政府明确了对相关产业的扶持政策。
蓝图绘就,贵在行动。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如今,莲都的蔬菜、水果、畜禽生产规模都已列居丽水市首位。预计2008年蔬菜播种面积17.5万亩、产量33万吨,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5和1/4;水果面积21万亩、产量18万吨,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3和1/2;生猪养殖量26万头、家禽500万羽,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5和1/4。其中,柑桔和长豇豆这两大主导品种的生产规模,已分别闯入浙江省和华东地区前列。柑桔种植面积达14.5万亩,占全省的8.1%;长豇豆生产基地近4万亩,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长豇豆生产基地之一。
在提升四大主导产业的同时,茶叶、瓯柑、笋竹两用林这三大潜力产业的培育也紧锣密鼓地展开。通过政策的有力引导,产业集聚十分明显。到目前为止,全区茶园面积达3.4万亩,比2005年翻了一番;瓯柑1.3万亩,预计产值达1600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近1.5倍和1.1倍;笋竹两用林达到5万亩,笋竹产值由改造前的平均每亩500-600元上升到每亩1000-1200元,实现效益翻一番。
随着主导产业的集聚,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莲都区先后摘取了“中国水果百强县”、“中国碰木柑之乡”、“浙江省九坑桃之乡”、“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浙江省蔬菜、水果、食用菌产业强县”等桂冠,碧湖镇还被评为全省蔬菜产业强镇、峰源乡被评为全省竹木强乡。
健康绿色产品丰富
莲都特色产业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声名鹊起,秘诀就在于农业新兴主体的培育,让他们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再通过这些主体带动,提高农业产业的集聚力。
莲都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使全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近几年,以富来森、绿园禽业、梅峰茶叶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不少企业主原本就熟悉工商业的运作,他们带着雄厚的工商资本、先进的工业理念,投身于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无疑为莲都现代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因势利导,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改、加工车间扩建、加工设备和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等领域给予重点扶持,各职能部门强化配套服务,从而使莲都的农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了发展壮大。到目前止,全区已有农业龙头企业37家,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4家,入社社员5253户,占全区农户数的5.87%点。这些企业、合作社在莲都区内建立各类基地7.24万亩,带动农户7.58万户。
随着农业新兴主体的壮大,不仅有效地架起市场和农户间的桥梁,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为生产健康绿色产品打下了基础,良种化、优质化、标准化、品牌化等不再成为空话。全区现在的水稻、水果、茶叶、畜禽优质良种率达80%以上;水果、蔬菜、茶叶、畜禽、粮油、食用菌等六大类无公害农产品有了30个生产技术规程、43个农产品质量标准,有47只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全面停止使用国家规定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创建了31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基地面积达17.21万亩;涌现了以“山水”、“梅峰”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全区有2只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1只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农产品,7只产品被认定为市农业名牌产品,2个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7个商标被认定为市著名商标……莲都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水果)示范基地县”。更为可喜的是,梅峰公司的大姆山茶叶基地2007年被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有机茶生产、发展与贸易”项目示范基地。难怪,挑剔的上海人也喜欢上莲都的绿源长豇豆,因为莲都农产品健康、绿色。
生态环境秀色美丽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都说江南美女出丽水。其实,只不过是“秀山绿水映美境,桃花不醉人自醉”。要说莲都境色秀丽,这倒一点不假。因为“浙江绿谷”的生态保护名不虚传。
在莲都,你会亲身感受到这一点。就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来说吧。莲都区坚持源头监管,做到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机结合。今年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万亩,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平均亩节本增效35元。“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成效显著,共建立示范基地9个,面积1660亩,带动面积3万亩。同时,狠抓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加快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步伐。到目前止,全区累计治理畜禽规模养殖场116个,常年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全部得到治理。通过实施沼气工程,进一步加大“三沼”综合利用,将沼渣和沼液用于果园、农田,施用面积1万多亩。这些举措,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绿色农产品需要有安全的农业生产环境,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更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几年,莲都区按照多元化的要求,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生产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业等,紧密结合古堰画乡、风情东西、石牛温泉和乡村旅游四大旅游项目建设,发展种植与加工结合、旅游与科普教育结合、物质产品与精神享受结合的新模式、新产业、新场所,走出农业多种功能有机融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