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小岗村“大包干”

30

  本报讯 (记者葛勇进)日前,记者随全国农民报“大包干故乡行”采访团,走进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小岗村。落户小岗村创业3年的大学毕业生苗娟,正带着村民在种菇大棚里忙活。
  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贫苦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按下了18个鲜红的手印,率先实行“大包干”,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30年来,小岗村不断探索着改革新路子。2006年,凤阳县出台政策,鼓励小岗村村民种植双孢菇。如今,全村年产双孢菇90多万公斤,产值达400万元,双孢菇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外,该村90%以上的农户种了葡萄,面积达600亩,仅此一项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
  发展红色旅游业是小岗村村民又一增收渠道。近两年来,小岗村依托建成的“大包干”纪念馆和村史馆等,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增加村民收入。今年正值“大包干”30周年,前来小岗村参观的游客日均超过300人次,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
  30年来,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道硬化了,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建立了村民文化广场、医院、小学和农贸市场;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盖了两层新楼,用上了太阳能,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数字电视,不少农户还接上了宽带。小岗村的粮食亩产量,从1978年的18.7公斤增加到了今年的850公斤;村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22元提高到了去年的6000多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