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勇做城乡一体化

先行者

  中共
嘉兴市委


陈德荣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当前,嘉兴市最关键、最突出和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
  一、加快推进“两分两换”试点
  今年以来,嘉兴市围绕“土地集约节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目标,探索实施“两分两换”(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试点。目前,全市9个试点方案都已通过,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
  1、强化规划引领。按照规划前置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1+X”规划(即人口主要向新市镇区集中居住为主,视情况保留少数几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市镇配套居住区),鼓励和引导村民向新市镇、中心村集聚,大力减少自然村落,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2、完善政策意见。加快制定具体的置换政策和操作细则,深化研究与“两分两换”相关的建设用地空间、资金筹措、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配套政策,强化用“三高”(发展高层次产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档次住宅和设施)支撑“两分两换”试点。
  3、尊重群众意愿。坚持“自愿、依法、有偿”原则,把农民意愿、群众参与贯穿于试点工作的始终。坚持依法办事,做到公开、透明、合法。实行有偿置换,科学设计置换办法和途径,帮助农民变家产和财产为资产、资本,维护农民权益,确保农民增收。
  二、加快新市镇建设
  市镇是统筹城乡的纽带,是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的骨干。嘉兴市委、市政府对新市镇建设高度重视,专门制定出台了强镇扩权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并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创新要素供给,加快发展新市镇。
  一是推进市镇基础设施网络化。按照小城市的建设规模、功能、框架,结合实施“两分两换”,高标准规划、大力度推进市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603015”交通格局的同时,着力构建便捷、畅通、高效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统筹推进区域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提高公共资源共享度。注重把村庄整治与“两分两换”试点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
  二是加强工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引导产业和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着力形成“一镇一品一链”发展格局,提高土地等要素的利用率。
  三是加大市镇建设投入力度。探索建立财政资金“拨为投”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市镇组建或联合组建国有投资公司,整合各类财政资源,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资本运作之路。
  三、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嘉兴市在进行“两分两换”试点过程中,通过以下途径,积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一是由市、县政府成立相关担保公司,为试点村镇提供贷款担保;二是由各地国资公司和政府共同出资,联合组建投资发展公司,为启动试点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三是采用股权投资、固定回报、定期回购等形式,吸引境内外资金投资试点项目;四是加强银政、银企合作,积极争取信贷支持;五是探索各类农村经营主体以及农民以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试点项目开发。
  同时,嘉兴市还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嘉兴市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大胆探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