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辉 俞廷尚
日前,在嘉善县农产品供沪洽谈签约仪式上,嘉善县范泾草莓专业合作社与上海家绿蔬菜合作社签下了草莓供货协议,这让合作社理事长叶理煌高兴不已:“这多亏了县农经局做媒!能跟上海超市的大供应商对接,我们的草莓卖到上海就不愁了。”
嘉善县是我省首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县,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联系点。嘉善县农经局把科学发展观理念落到实际工作中,围绕加快发展精品农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这个主题,开展科技服务,打造产销平台,规划产业方向,受到了农民、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欢迎。嘉善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负责人文稼穗说:“发展方向明确了,政府的服务也更细致了,我们对发展精品农业充满信心。”
细致服务 为农解困排忧
“张老师,今天是双休日,你还来啊!”嘉善县惠民镇曙光村生猪养殖大户陆四忠看到县畜牧兽医首席专家张斌荣,高兴地迎了上去。“老朋友,我来看看你养殖场里的生猪排泄物治理得怎么样了。”张斌荣拍着陆四忠的肩膀说,“对了,今年蚯蚓价格卖得怎么样啊?”
养猪大户怎么卖起了蚯蚓?在陆四忠养殖场里,蚯蚓跟生猪的关系紧密得很。陆四忠是惠民镇上有名的养猪大户,生猪存栏2000多头,每天产出的粪便和污水着实让他头痛。在当地畜牧专家的指点下,他引进蚯蚓养殖,利用蚯蚓来消化猪粪。令陆四忠没有想到的是,养殖8亩田的蚯蚓不仅消化掉了猪场绝大部分的猪粪,而且蚯蚓养殖两个月就有了产出,收购价每公斤达到了20元。养殖场污水也实现了“零排放”。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惠民镇是嘉善县畜牧大镇,生猪年饲养规模在8万头以上,且以小规模养殖场(户)居多,今年需完成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治理的规模养殖场(户)就有167户。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李根华告诉记者:“为了揩清‘猪屁股’,实现‘零排放’,县农经局的干部帮我们出点子、想办法,通过农牧结合,把猪粪处理后生产复合肥,废弃物用到蜜梨园中。今年9月份以来,县农经局专门组成了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治理检查组,经常看到有农经局的干部往村里跑。如今,我镇大部分规模养殖场(户)已顺利通过了考核验收。对房前屋后小规模养殖的农户,专家指导农户把畜粪尿集中处理后,与蚯蚓养殖、湿地鱼塘、沼气等项目结合,发展循环农业。这一切,全靠农经局的指导,为我们提供科技支撑。”
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指导,让养殖户获益匪浅。生猪养殖大户薛玉春告诉记者:“现在生猪养殖、蜜梨种植等培训班都办到了生产现场,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我们很容易掌握。”生猪养殖大户王金林说:“我的养殖场实现了‘零排放’,农牧结合使我的发展路子更宽了,太感谢县里农技专家的帮助指导了。”
牵线搭桥 助农促销获益
跟嘉善县范泾草莓专业合作社一样,在12月12日的嘉善县农产品供沪洽谈会上,当地杨庙雪菜专业合作社等8家企业都满载而归,获得了大单合同。姚庄镇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曹引根介绍说,基地在蘑菇生产中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锦雪牌蘑菇被评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虽然嘉善紧邻上海,但过去苦于产销对接找不到门路,产品始终无法进入上海超市,好产品卖不出高价钿。如今经牵线搭桥,我们的产品终于进入了上海超市。
“我们农经局要提高营销服务水平,帮助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拓展周边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做好对接文章,使他们成为率领农民进入市场的生力军,强化经营主体对打造精品农业的支撑作用。”嘉善县农经局局长金良根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上海客商。在丁栅镇番茄生产基地,上海绿和公司的陈经理问金良根:“昨天我们番茄的收购价是每公斤2.6元,你们这里多少?”金良根说:“我们这里每公斤1.6元,价格很有优势吧,你得赶紧把具体合同定下来。”绿和公司的货很多出自嘉善,因为多了一个中间商,价格就上去了;现在直接跟生产基地挂起钩来,相信双方都能受益。
金良根告诉记者,现在农业管理部门的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技术上,要紧跟市场和农民的需求,帮助农业企业打响品牌,做好产经服务。在今年的省农博会上,嘉善龙洲绿色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甲鱼卖到了每公斤476元的价格。王经理说,在嘉善县农经局的指导帮助下,公司积极做好品牌建设,参加各种展会,产品知名度明显提升,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
明确方向 推进转型升级
近年来,嘉善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形成了南部设施栽培、中部食用菌栽培、北部淡水养殖和以大云为主的花卉等“绿、白、蓝、彩”四色产业带,走出了具有嘉善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如今,当各地都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时,嘉善发展精品农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各项工作正在顺利展开。
姚庄镇有1万多亩黄桃,是全国最大的鲜食黄桃生产基地之一。姚庄是浙江与上海接壤的第一镇,每到黄桃上市的时候,上海的游客们就早早出动前来一饱口福。利用这个商机,姚庄镇引导农户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浙北桃花岛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国强说:“在黄桃上市季节,每天上海来的预约电话陆续不断,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和上海黄浦区旅游集散中心每天都有多辆大巴到桃花岛。”目前,姚庄有30%的黄桃以及其他水果、蔬菜销往上海市场,年销售额达9500万元。
姚庄的黄桃产业不仅为姚庄镇打出了一张高知名度的区域品牌名片,也为姚庄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50多岁的袁金祥已经种了20多年的桃子,他笑着说:“以前夏天卖桃子,我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着卖,也卖不上什么价钱。现在村里搞了观光休闲农业,不出门桃子就能卖上好价钱。”当地镇政府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在县农经局的指导帮助下,姚庄镇通过举办黄桃节、黄桃推介会等,把黄桃与旅游休闲观光相结合,带来了数倍于黄桃种植的效益。
“休闲观光农业拓展了农业的功能,促进了农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现代农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金良根说,休闲观光农业是发展精品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向精品农业要效益,将使嘉善农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