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圈养鸭产蛋高峰,要保持高产稳产,以下措施莫忽视:
保温 冬季鸭棚温度要求在5℃以上,最适产蛋温度是13-20℃。鸭棚的塑料布或草苫等要能起能放,在晴天时可卷起晒棚。鸭棚增温有三种方法:一是日晒夜盖,即白天日晒,晚上盖草苫;二是增加饲养密度;三是垫草发酵增温。一般不生炉火,用厚垫草来提高温度,垫草一年出一次,麦收后出圈,出圈后马上垫上新麦秸,到下次出圈前只垫不出。
降湿 俗话说“水鸭干圈”,就是白天要有充足的饮水,晚上进棚后要有一个干燥温暖的休息与产蛋场地。垫草要勤加,白天要晒棚,让鸭子卧地时胸腹部不受凉,腹下的羽毛不被粪泥沾湿。可在棚外再圈一个“小食堂”与大棚相通,在“小食堂”里喂水喂料,吃喝后再进圈。
补光 鸭棚要安两套灯,一套是弱光,每100平方米安一个15瓦小灯泡,整晚上照明,以防动物惊吓鸭子;一套是强光,每15平方米安一个60瓦灯泡,灯口要有灯罩,用以补充光照。光照是产蛋的“扳机”,只有在足够的光照下,鸭子才能产蛋,要按照不同产蛋的要求补充强光。开灯关灯时间要严格掌握,一般天不黑就应开大灯,按要求时间照到晚上9-11时关大灯。
燥鸭 鸭子原系放养动物,圈养时要人为地增加活动量,每天要在圈内赶鸭子走几圈,这叫燥鸭。燥鸭能明显提高产蛋率,特别是产蛋后期的鸭,更需要多活动。有条件的尽量把运动场地留大一些。天太冷时,早上从棚内放鸭出来前也要燥鸭,以防止突然降温使鸭子感冒。燥鸭时要慢慢走,防止鸭子受惊吓。
调整饲喂 天冷时热量消耗多,要把能量增至2900大卡以上,高产时要增加鱼粉与脂肪含量,冬季高产日粮中脂肪含量要达5-6%。在冬季高产时,可把豆饼换成一部分熟黄豆。如遇大风等突然刺激时,更要补充营养。如发现产蛋下降,出现沙皮蛋、畸形蛋、产蛋时间推迟等,都要及时找出原因,及时改进。
加强管理 (1)起放草苫。天亮时,先拉苫两三个,给棚内进光,太阳出来后全部拉起,有风天气可留几个不拉起,压住塑料布。下午光弱时放草苫,留几个当作窗口进光,傍晚开灯后全部放下草苫,风雪天大部分草苫不起,可少起两个透光。(2)起放塑料布。无风晴天放鸭后,把塑料布卷起晒圈,在鸭进圈前放下。(3)垫圈。鸭子赶出后,拾完蛋后应拉草垫圈,一次不用太多,要经常垫。(4)喂料。吃多少拌多少,别喂冻料,后半夜别断料。
(李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