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漓渚镇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如今,因全国“花卉之乡”而声誉鹊起。目前,全镇花卉种植面积达2.72万亩,从事花卉种植与经营人员6250人。早些年,不时有漓渚花农挑着花草在乡镇沿街叫卖。现在,沿街来叫卖的花农少了,而漓渚花卉产业却越做越大了。那么越来越大的花卉业,是怎么销售的呢?
2005年,漓渚镇农民钱建刚参加了县里农民信箱培训,买了电脑,依托“浙江农民信箱”,创办了绍兴县“建刚信息服务部”(即农民信箱村级托管站),以信息托管代理模式开展信息服务。从此,这个无形的信箱成了花农买卖花木的主心骨。原来坐等上门收购的花农,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也真正发了家、致了富。
2008年9月份,漓渚镇一花农要买3000棵海桐球,就在信箱上发布了求购信息。当地市场价格是每棵5.5元,客户回复价格只要2.5元,该花农立即追加到3万多棵,获利不少。
依托“农民信箱”,开展信息服务,花农受益匪浅,像这样的例子不少。“建刚信息服务部”也因此成为花农的花卉营销人。花农只要把自家花卉的尺寸、售价等信息,告诉“建刚信息服务部”,服务部就免费把这些供应信息发布到网上,买家看到网上信息后,会主动与托管站联系,让好花找到“好婆家”,花农因此轻松获利。有了这个信息托管站,还解决了农户没有电脑也不会用电脑的难题。信息服务部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登记、筛选,以网上公布、发短信、打电话、刊登黑板报等多种方式,向花农发布信息。通过这种信息托管,农户感受到农业信息化平台带来的好处。“建刚信息服务部”成立至今,已免费为花农发布供求信息5000多条,发送短信2万多条次,接受各类咨询2000多人次。
信息服务部通过信息代理,改变了传统销售模式,不但拓宽了花农花卉销售渠道,提高了花农花卉交易量,还为花农提供了一条择优销售、增加利润的渠道。比如本地胸径10厘米的广玉兰一般卖800元/株,信息服务部在网上发布卖出信息后,不断有各地客户打电话或发短信前来求购,根据各地报价的高低,择优选择,最后选择一金华客户,以1300元/株成交41株,为花农增加了一笔收入。
不光花农得到的实惠,本地一些园林企业通过服务部也得到好处。信息部成立以来,园林企业网上成交500多笔,成交额达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