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种粮特刊

抓生产五到位老先进立新功

  通


周爱珠刘伟锋
  衢州市衢江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该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责任落实到人、政策宣传到户、农田管护到位、技术推广到田、科技救灾到家,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形成了全区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粮食安全的新格局。该区2007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并3次获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08年,衢江区粮食播种面积达50.41万亩,总产量19.41万吨,再次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可喜局面。
责任落实到人
  确保粮食安全
  衢江区实行粮食安全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粮食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农业、粮食、国土、监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衢江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各乡镇(街道)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水稻高产示范竞赛、水稻优质高产万村示范等活动。
  为强化责任制,该区将粮食生产列入各乡镇年度责任考核内容,制订了《衢江区2008年度粮食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实行粮食安全考核一票否决制。去年12月初,由该区农业、财政、统计、国土、水利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小组,对各乡镇(街道)粮食生产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择优评出了9个粮食生产先进乡镇,由区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政策宣传到户
  鼓励农民种粮
  2008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为把种粮政策宣传到户,衢江区农业部门将各级政府的惠农政策整理成册,结合科技下乡、技术培训、联户结对等活动发送小册子,还编印了2008年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明白纸10万份,及时发放到各家各户。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种粮政策,鼓励农民多种稻、种好稻。
  惠农政策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力推手,在做好核查的基础上,衢江区坚持将各类粮油补贴不折不扣地发放到户。2008年,共发放粮油补贴1234.32万元,其中,油菜良种补贴70万元,大户补贴56.6万元,早稻普惠制补贴329.8万元,水稻良种补贴610.52万元,种粮大户补贴167.4万元。发放农资综合补贴1822.10万元。
  为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衢江区共培育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15家。目前,全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覆盖乡镇达50%以上。
农田管护到位 促进面积增长
  近年来,衢江区始终把加强农田管护作为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通过制止耕地抛荒、加强农田保护、改善耕地地力、推进土地规模流转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种粮面积的稳定增长。一是大力制止耕地抛荒。将制止耕地抛荒作为粮食安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力度,坚决制止全年性抛荒,努力减少季节性抛荒,千方百计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二是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履行好监管职能,要求有关项目在占用基本农田、标准农田时,必须确保补建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妥善保管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档案和标准农田数量质量清册、图件等有关档案资料,保护和利用十分有限的耕地资源。三是着力改善耕地地力。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地力水平、平衡土壤养分为核心,落实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培肥、增厚耕作层等技术措施,加强标准农田地力监测与管理,建立区域标准农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着力提升全区标准农田地力等级。同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和农田基础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增长。四是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在莲花镇等乡镇开展土地流转试点,通过建立平台、规范流转、完善流转的中介服务等举措,推进土地规模流转。目前,全区土地流转面积已达48725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18.09%。开展土地流转试点的莲花镇,土地流转率达37%。
技术推广到田 提高水稻产量
  以活动为载体,向科技要高产。衢江区大力推广应用粮食生产科技成果,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水稻高产示范竞赛活动、水稻优质高产万村示范活动。2008年,该区创建了7个粮食高产示范乡镇、35个水稻高产示范村、420个示范户,总面积2154.6亩。420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户早稻平均单产410公斤,比全区平均亩产增加22公斤,增幅为5.6%。建设早晚稻示范方32个,面积5500亩,其中高产攻关田早稻和单季晚稻的单产分别为536.08公斤和695.06公斤,水稻优质高产万村示范户早稻平均单产415公斤,比面上增产27公斤,增幅为6.9%。
  在衢江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支粮食生产常年服务队,当地农户称他们为“农技保姆”。该区共有100多名农技人员,每个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种粮大户10户,每月走访两次以上,帮助农户制订生产计划、确定种植模式、提供产业信息、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题。2008年,服务队共组织举办了粮食作物新品种、水稻双机双抛栽培技术、衢江区粮食高产创建技术等各种培训班32期,发放粮食生产相关资料1.2万份。召开了早稻旱育秧、直播、双机双抛现场会3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3次,现场咨询20多次,上门解决问题30多次,受到农户的好评。
  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明确“金早47”、“中浙优1号”、“新两优6号”等主推品种和旱育秧、直播、双机双抛、单晚“五改”、强化栽培等主推技术。2008年,该区开展“早稻旱育秧无纺布覆盖技术及生理生态效应研究”等试验12个和农业部超级稻示范等项目4个,为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救灾到家 指导生产恢复
  在抗击2008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中,衢江区农技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深入田间地头察看灾情。及时向省、市、区有关部门报送受灾信息。针对灾情,编制了《当前农业抗雪防冻技术措施》,及时发到各乡镇(街道)、种养大户,在衢江电视上播出防灾抗灾技术讲座,并在当地媒体上刊登生产救灾技术要点,把针对性强,农民易学、易懂、易操作的灾后生产自救技术措施,传授给农民,帮助农户抗灾自救。区农业局及时组织召开了衢江区粮油生产抗灾自救现场会,为农户联系种子、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做好灾后恢复生产。为此,该区农业局还被评为全国科技减灾促春耕先进单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