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卫
谁也没有想到,年仅52周岁的你会走得那么突然。
2月23日,丽水市莲都区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水果产业的发展。一直在为“卖桔难”忧心的你起了个大早,带着两位同事赶往区农业局。你心里着急啊:丽新乡还有这么多柑桔没有卖出去,桔农们怎么办,水果产业以后怎么发展?临行前,你还特地带上了全乡柑桔销售情况统计表,准备在会上好好说一说。在即将跨进会议室的时候,你忽然感到胸口闷得难受,一向坚强的你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就请同事请假后匆匆赶往医院——你还惦记着乡里的桔农,还想尽快赶回来参加会议呢!可谁能想到,这,竟成了永诀!
医生说,你逝于心源性猝死。消息传来,从领导到同事,从妻女到乡亲,大家都惊呆了,谁都不敢相信身体结实的你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你可曾看到,区农业局局长潘金发流下了惋惜的泪水,全区13个农技站的站长们也禁不住泪湿双襟。他们知道,正是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你挑起了丽新乡粮油、农经、水果、农机、农情等一揽子农技推广工作;也正是靠着你的努力,只有6位农技员的丽新农技站,不仅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区前列,还把丽新乡打造成了全区粮油、茶叶和水果生产先进乡。
你可曾看到,丽新农技站的同事们都泪流满面。在他们心里,你不仅是他们的领导,更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的兄长。农技员官松树清楚地记得,为了做好农情信息和农民信箱工作,已经50多岁的你竟学起了电脑,白天要下乡没有时间,你就晚上学,为了写农情日记还经常熬到后半夜。莲都区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孔伟仙说,你总是在半夜十一二点钟才发信息,她可以想像你趴在电脑前打字的辛苦。尽管你使用电脑那么不熟练,作为全区年龄最大的“农民信箱”管理员,去年你的农情信息发稿量居然全区第一!去年刚刚调到农技站的兽医员叶来飞怎么也不会忘记,你是怎样手把手教他熟悉业务、了解情况的。农技员史明星还记得,在他上班玩电脑的时候,你是那么不留情面地公开批评他;在他不小心丢了手提包的时候,你却那么着急地连夜开车,帮他寻找。同事们清楚地记得,你的那辆工具车,几乎被当作站里的公车来使用,可是两年来,你连一次油费都没有向站里报销过。史明星说,你在农技站每年仅一两万元工资,还不够养车的;可是你说,只要工作做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你可曾看到,妻子和女儿们哭得何等伤心!常年在安徽开店的妻子和大女儿直到您走后第二天晚上才赶回来,她们不敢相信,你就这样扔下她们走了。小女儿今年大学即将毕业,特意选择了离家不远的老竹中心医院实习,就是为了能和你多点时间在一起,可是,一向早出晚归的你,连句话都没有给她留下,就撒手走了……
你可曾看到,丽新乡的农民们哭成了一片。丽新乡畎岸村的邱菊云说,她的脑海里,这几天都是你在她家茶园里忙碌的身影。不管多忙,只要你接到村民们的电话,你就会在第一时间,拖着略显肥胖的身躯,爬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赶到茶园里,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喷药、什么时候采摘,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丽新乡山村村、黄岭上村和马村村的桔农们清楚地记得,为了帮他们销售柑桔,你打了多少个电话,求了多少次人情。在上周五,你还带着一个山东的贩销大户,收购了他们的200吨柑桔。去年,你为了尽快推广水稻统防统治,帮山村村和上塘畈村的村民们垫付的2万多元农药款,乡亲们至今还没有还给你。
(下转第2版)
(紧接第1版)为了发展瓯柑产业,去年你在双坑村办了70期培训班,累得你嗓子都嘶哑了,让村民们听得心疼不已。白岸口村的水果种植大户周云兴喃喃地说,22日早上,你开着车子帮忙把一车化肥送到了他家,还对他作了技术指导……
目前,丽新乡的粮油、水果、茶叶等产业正在朝着你努力的方向稳步前进。柑桔产业已开始结构调整,双坑村正在对桔园进行疏树疏枝,加强桔园管理;上塘畈村和咸宜村已经开始淘汰一些柑桔老品种,种起了油茶和笋竹两用林。农民参加水稻统防统治工作的积极性高涨,山村村和上塘畈村已有2000多亩稻田的承包户自愿实行统防统治,比去年增加了500多亩。茶叶机械化生产已经有了眉目,峰水湾茶叶合作社刚刚购买了4台茶机,这几天正在紧张安装。你一手指导建立起来的益民茶叶合作社现已开采新茶,每公斤鲜叶可以卖到100多元,预计今年500亩茶园的收入不会少于50万元……
可爱的人——丽水市莲都区丽新农技站站长张献斌,你安心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