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竹农学技 竹林增收

  见习记者 陆 颖
  竹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的产业之一。在龙泉,支农资金不仅帮助当地竹农建成了600公里长的竹林道,改造了20.8万亩毛竹低产低效林,而且加大了对竹农的技术培训力度,去年有1.5万名竹农当上了“读书郎”。
  龙泉市现有毛竹面积51万亩,是我省的主要毛竹产区,竹产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多数竹农在思想观念上仍未走出传统的生产方式,效益并不高。2008年,当地政府利用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1030万元实施竹产业“倍增计划”,并把“万人竹业知识培训”项目列入其中。
  培训年年搞,效果大不同。过去搞培训,“台上一张桌,台下一群人”,竹农们总觉得,事后能真正学到的技术寥寥无几。“我们现在可喜欢上课了,有时专家直接在竹林里教我们怎样才能种出更好更多的竹子。学的东西根据各人实际安排,还有光碟、图册等材料,这使大家很快就能理解、掌握。”该市龙竹笋专业合作社社员吴马元告诉记者,他们家里的30亩竹林,以前每年只能赚1万来元,参加培训后,懂得了如何清理林地、选用配方肥,现在竹林管理得井井有条,2008年的收益增加到了2万多元。
  据龙泉市林业局同志介绍,“倍增计划”让当地竹农人均收入增长30%以上。“万人竹业知识培训”项目每年则要培训近1.5万人,竹业专家会针对不同的竹林现状提出不同的技术措施,通过培训推行竹林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当地出现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能经营、可带动的竹林高产经营示范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