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国庆)在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一个3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育秧大棚近日建成。顺和农机合作社社长周汤和说:“有了这个温室育秧大棚,就算刮风下雨,农民也不用愁了。”
周汤和说:“这个温室育秧大棚是全自动化的,加温、散热、洒水、喷药等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行了。温度、湿度尽在我的掌控中,就跟空调房一样,可以营造最适合秧苗生长的环境。”
这几天,这个玻璃温室育秧大棚已经进入试验阶段,50多盆水稻秧苗已经发芽。周汤和告诉笔者,这些稻秧才培育了3天,再过三四天就能用插秧机插种到大田去。
如果大棚正式投入使用,婺城区可大大缩短水稻育秧时间,而且省工省力,降低稻秧腐烂概率,提高水稻产量。据了解,传统稻秧培育需15至20天,而在大棚里培育只需5至7天,这个温室大棚一个批次能满足130至150亩稻田的种植。顺和农机合作社还配有插秧机,可帮农民机械化插秧。